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拉萨烈士陵园里的追思

2018-04-05 19:29:45 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4月5日电(记者王沁鸥)清明节当日,拉萨的天空一改往日晴朗,沉沉云层下的城市多了丝凉意。在拉萨烈士陵园一角,一名年轻姑娘正蹲在一块墓碑前,蘸红毛笔,描着墓碑上的名字,一笔一画,安静而专注。

  她叫刘妙果,今年18岁,正在与家人祭奠自己的姥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已故军官程宽德。

  在这座国家级烈士纪念陵园中,还有1100多位像程宽德一样的英烈长眠于此。在西藏和平解放、川藏和青藏公路建设、自卫反击战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西藏解放后的各个建设时期中,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生命。清明节当日,拉萨各族干部、群众,有组织或自发地来到陵园,缅怀先烈,寄托哀思,铭记历史。

  “父亲出生在四川甘孜州德格县,13岁就跟着部队进藏了。”刘妙果的母亲程文红回忆起程宽德的生平时说道。

  程文红说,父亲是在18军途经德格时加入队伍的,“我爷爷当过红军,因负伤留在了四川,后结识一位藏族姑娘成了家,也就是我奶奶。”

  加入队伍以后,程宽德翻越雪山、进驻拉萨、平息叛乱、参与建设……这位有着藏汉血统的娃娃兵不断成长,成为一名新西藏的守卫者,直至1991年去世。

  程文红手机里还存着一张父亲登上1956年《解放军画报》封面的照片:“那是他作为西藏军区代表参加当年的国庆阅兵。他是我们全家永远的骄傲。”

  与程家一样,89岁的藏族老人次仁卓玛也有一个汉藏融合的家庭。她的丈夫黄字忠1955年作为建设者来到西藏,此后在西藏结婚生子,再未返乡,并长眠在这个“第二故乡”。

  受老伴影响,次仁卓玛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每年此时,她都带着全家老小“来跟老黄说说话”。

  “那么多有名、无名的先辈为保卫、建设西藏奉献了青春和生命,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前来扫墓的曲水县公安局民警侯立怡感慨地说。她是来祭奠她叔叔——一名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老公安干警。不远处,援藏干部和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墓前已摆满了鲜花。

  “我从没见过姥爷,真想听他讲讲过去的事。”为程宽德描完墓碑,刘妙果轻轻地说,她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准备报考军校。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全国两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