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王开库:征战电网建设一线近20载,名字就是质量的保证(图)
//www.workercn.cn2017-05-02来源: 央视网
分享到:更多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在特高压领域,他的名字就是品牌,是“招牌”,“有他在,大家承建项目有底气!”他所负责的电网工程一次性成功投运率达100%,曾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也曾摘取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

  从1998年至今,他一直奋战在电网建设一线,足迹踏遍神州大地,点亮了上百个电网“明珠”,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他就是王开库,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施工分公司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施工分公司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王开库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施工分公司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王开库

  刻苦钻研,练就一身绝活

  医者讲究“望、闻、问、切”,而电网建设者更需要练就一颗“大心脏”和“顺风耳”,关键时刻比各种仪器来的更快、更方便一些。

  特高压换流站建设的技术核心主要看施工A包。A包的核心工作就是阀厅安装,阀厅“心脏”则是换流阀。每个站仅换流阀的价值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换流阀安装更是被业内人士形象地比作“心脏里的手术”,而王开库就是“主刀医生”。

  2013年,王开库带领他的团队首次作为施工A包建设±800千伏金华换流站,眼前最大困难是“不会”——没有A包施工经验、技术空白,一切都要重头学。

  换流站阀厅设备繁多,安装设备就如同搭设“超级积木”,而说明书又浩瀚如烟,一次图、二次图、阀组图、水路图、厂家图......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

  一般的技术人员,就是装到哪看到哪,纸不离手,装上就算完成任务。而王开库并不满足于“装得上”,他要“快装”、“装好”。他深谙“笨鸟先飞”的道理,便找来各类技术资料,装了满满两大箱,白天工作忙,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个工程干下来,他小纸条写了3000多个,笔记记了5大本,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A包施工的“百事通”,也把所有图纸熟记于心,磨练成现场移动的“图纸库”,达到了“心中有图”的水平,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阀厅阀组所连接的光路、电路、水路就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直径1.5毫米高压光缆对压力、拉力很敏感,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接触不良,甚至折断。加之,阀组间空间狭小,操作面窄,光缆很难插接到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开库认真分析原因,反复试验,终于发现在极度静心的情况下,成功插接能听见微小的“咔嗒”响声,而听不到的合格率不到20%。就是凭借这双“顺风耳”,“听音读芯”的绝技帮助王开库建设的换流站光缆插接成功的效率大大提高,最终实现全站光纤插接成功率100%,保证了工期。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