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大国工匠

刘自鸿:创新揉进“工匠精神”

2016-05-04 08:39:03 来源:法制日报

  尽管企业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仍然坚持每次出差坐经济舱、每天6点就来到公司开始工作、对产品的打磨像“工匠”一样精益求精。

  “我们创造未来。”柔宇科技的标语令很多到访者印象深刻。如今,这位带领团队“无中生有”研发超薄柔性显示屏的海归博士,正不断寻求产品创新与“工匠精神”的结合,朝着柔性显示、柔性传感等技术产业化之路大步前进。 

  “无中生有”的柔性显示技术

  “我们认识超过20年了,刘自鸿从小就是一个‘学霸’,成绩经常拿年级第一。”4月底的一天,柔宇科技商务拓展高级经理樊俊超接受记者采访,回忆刘自鸿的学生时代时说,“但他又是个‘非典型’、不是死读书的学霸,喜欢思考,‘捣腾’一些新鲜发明创造。”

  “喜欢思考”是刘自鸿的一个典型特点。出生于南方的刘自鸿,小时候冬天睡觉总喜欢用电热毯,但电热毯由于没有温度的自动控制往往会把他热醒,可关了后又会感到冷。

  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读本科时,刘自鸿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实验,最终他在大四时发明了能够自动感受人体各种生物指标的“人体生物智能传感及应用系统”,并以此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得特等奖。

  同样,“无中生有”的柔性显示技术,也是刘自鸿在“草坪上思考”而后不断研发实现的。2006年,年仅23岁、刚从清华毕业到美国攻读电气工程学博士的他,时常躺在斯坦福大学的草坪上,漫无边际地畅想未来。“当时我就在想,一定要做一件能持续很久、伴随人类发展的事。”刘自鸿说。

  “人类的信息输入方式,70%是依靠视觉。为什么所有的显示器都是方方正正?能不能像纸一样薄?”在斯坦福大学草坪上的思考,令刘自鸿突发奇想,要做一个轻薄的、可以折叠的显示屏。

  于是,刘自鸿没有选择任何一个老师的课题,而是创新地以“柔性显示”作为博士研究方向。尽管当时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很少,但他的研究计划还是打动了学校里的一位教授,帮他争取到了项目经费。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不断成熟,刘自鸿最终在博士毕业后选择创业。 

  艰苦创业:从零开始跻身“独角兽俱乐部”

  2012年,刘自鸿拉上了几个伙伴,在硅谷和深圳同时开始创业。“柔宇科技刚开业时只有几个人,刘自鸿还在深圳的朋友家里打了半年地铺。”樊俊超说。

  公司成立早期,刘自鸿每天甚至工作17、18个小时,白天忙于美国事务,晚上处理深圳工作。这些年,他在中美往返的旅程累计已超过100万公里。不少柔宇员工感叹刘自鸿的勤奋,“经常凌晨两三点收到他的邮件,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是第一个来公司的人。”

1 2 共2页

编辑:王砚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