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权威数字解读胜利日大阅兵
//www.workercn.cn2015-08-21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更多

  数字五:10余个国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余个国家将派出方队或代表队参加阅兵。

  记者点评: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击日军时间最长,牵制日军陆军兵力最多,消灭日军数量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得到了反法西斯盟国和国际友人提供的宝贵人力物力支持。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维护人类的正义与和平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携手努力。

  数字六:100%国产装备,84%首次亮相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都将在阅兵中展示新型装备。这些装备100%国产,84%的装备首次亮相。

  记者点评: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基本仍使用中世纪技术的农业国,其工业发展的水平距离胜任一场现代化防御战争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工业体系的支撑下,解放军武器装备不断跨越发展。这次受阅的国产新型装备参阅要素更加齐全,装备类型更加多样,兵种专业更加全面,充分展示了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我国武器装备建设自主创新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军队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

  数字七:千人奏乐,千人合唱

  陆海空联合军乐团由1000余名演奏员组成,其中百余名女演奏员首次亮相。除了专业文艺团体的业务骨干,很多演奏员是来自基层部队的业余军乐战士,如小号演奏员丹巴拉姆是全军唯一女子导弹发射连的导弹发射手。

  首次出现在阅兵场上的解放军合唱团由1000余名军校大学生组成,他们将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等经典歌曲。

  记者点评: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半个多世纪前,中国人高唱着“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走向抗日战场。当年击节而吟的战歌成为今日神圣庄严的国歌,阅兵场上不朽的旋律穿越时空,以另一种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数字八:站立2小时不动,装备行进误差不超过0.3秒,空中米秒不差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目前,徒步方队能做到站立2小时不动,正步行进200米、齐步行进1000米动作不变形;装备方队能实现等速行进正负误差不超过0.3秒;空中梯队能做到米秒不差。

  记者点评:队列走得整齐划一,就能打胜仗吗?常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在阅兵村观看严格到极致的训练,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队列所训练的就是服从、就是纪律。有纪律的部队一定有战斗力,只有服从命令的部队才能在战场上按照作战意图实现作战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兵场同样检验战斗力。

  数字九:三次参加阅兵

  受阅部队中有多人多次参加阅兵。

  三军仪仗队旗手张洪杰将第三次出现在走过天安门的军旗组中:1999年、2009年国庆阅兵他都是护旗手。这次阅兵,他将亲手擎起那面鲜红的军旗。

  1999年10月1日,丁辉驾驶的是86式步战车。2009年阅兵,换成了当时最先进的99式主战坦克。胜利日阅兵,他将再次作为坦克方队的头车驾驶员,以最新型坦克引领整个装备方队通过天安门。

  记者点评:张洪杰在回忆自己的参阅经历时说,第一次太紧张,第二次遗憾受阅时间太短。这一次,他又将收获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在训练场上看到,官兵们的头部微微上扬,表情更加放松。在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请尽情享受抗战伟大胜利的荣光吧,它属于通过天安门的每一名官兵,属于中国军队的每一名成员,更属于全体中国人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