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农村社会特点 展中国特色经验 服务中国社会发展-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书评书讯

析农村社会特点 展中国特色经验 服务中国社会发展

——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农村社会学》

陈光金
2020-12-02 10:12:00  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一生都以“志在富民”为宗旨来引领和敦促自己的学术研究。从早年对开弦弓村手工业的关注,到云南三村调查时对农村商业的研究,再到后来对苏南、温州等地的乡镇企业研究以及小城镇和区域发展模式的分析,“志在富民”一直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命。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虽然不止于农村,但却始于农村,且农村研究构成了他整个学术生命中绚丽篇章的最重要部分。在近现代以来的中国知识界,像费孝通先生这样以农村为基础来实现立国化民意图的学者不在少数,他们走村串户,深入中国农村田间地头,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农村,运用科学的知识来理解中国农村,在这个过程中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学,推动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近由钟涨宝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下文简称“马工程《农村社会学》”),延续着近代以来知识人的传统,基于中国农村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以社会学的知识来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演变、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学的学术框架和知识体系,为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服务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份逻辑严谨、论述充分的答卷。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本质上就是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因此改造中国社会本质上也就是改造中国的农村社会,促使中国社会由“乡土中国”转向“城市中国”。有效改造中国农村社会的前提,是要正确且完整地理解中国农村社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正确地把握经验与事实并非易事,因为任何经验事实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脉络和复杂的社会情境,没有对这样的历史脉络和社会情境的深度把握,就将无法清晰、深入地认清经验事实的内在逻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马工程《农村社会学》在学术框架、知识体系和论述逻辑的设计上都很好地把握和呈现了这一原则和真谛。它的核心内容依循“微观-中观-宏观”的分析阶序展开,从构成农村社会最基本单元的农民个体讲起,再分析由农民所组成的中观组织(家庭、社会组织和社区),最后再上升到宏观解析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与社会变迁和发展。这种清晰而又严密的逻辑显示出该书作者团队对农村社会要素构成、社会结构特征及运作机制的透彻理解。细读该书,我们便能够获得一把有用的钥匙、一条清晰的路径,循序渐进地把握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洞察它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流变。

  本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和当代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立足中国农村社会,讲好中国农村发展故事。近代以来,对中国人来说,社会学是一门“舶来”的学科,它产生于欧洲近代社会转型过程。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严复、章太炎等人将其引入中国,就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严峻问题,是当时中国仁人志士科学救国期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舶来”的近代社会科学如何与中国的经验相结合,有效地服务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中国社会学同仁努力的方向。我们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在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框架与视角时,一定要落脚到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放到世界体系的整体性中来理解和把握,并最终回到理解中国社会、服务中国社会发展的目的上来。就这一点来讲,马工程《农村社会学》的作者团队有着清醒的理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来理解和把握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不仅如此,该书还始终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经验,进行理论阐释与学理提炼。这一点特别突出地表现为对21世纪以来中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等伟大实践的社会学分析和阐释,引导读者正确地理解党和国家领导、推动农村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显著成就,能够很好地起到寓教于学、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社会学知识讲解和传授的作用。

  整体而言,马工程《农村社会学》是一本融知识性与政治性于一体的教材,是一部社会学学生和农村社会工作者值得拥有的学习、工作指南。

  (作者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编辑: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建功新征程

    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去,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不懈奋斗,继续建功新征程。

  •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 践行劳模精神 把工作干到极致

    11月24日,5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看着电视里熟悉的画面,回想5年前自己接受表彰时的情形,仍然非常激动。

  • 以劳模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