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从数据造假入手,倒查问题破解难题-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社评】从数据造假入手,倒查问题破解难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19-01-23 07:03:4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严厉惩治数据造假的同时,从数据造假“回溯”现实中的难点痛点,也可以为我们解决现实难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同时,进一步完善官员政绩考核,切实让那些在实实在在干事、却未必短期即能出成绩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肯定,激励起更多干部实实在在为官做事的热情与信心。

  据1月18日《海南日报》报道,日前,海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两起篡改、伪造在线监测数据涉嫌污染环境案件情况,加强打击环保领域数据造假案件的力度。另据人民网报道,2018年是严打数据造假之年,对经济数据“注水”、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扶贫领域“数字脱贫”等情况,相关部门多次表态“零容忍”,并出台了相应办法。

  “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水险也。”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多维度地保障数据真实,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对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近年来,各方取得不少成绩。与此同时,通过追溯和剖析数据造假的动因,也可以让我们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

  从以往案件看,有的地方虚报GDP,甚至凭空捏造出并不存在的企业来“创造”经济效益;有的地方修改环境监测设备参数,甚至堵塞采样探头;有的地方普查员不入户调查,直接编造或改动数据;还有的地方在脱贫攻坚领域热衷于“盆景典型”、虚报完成任务数量等。

  需要用虚假数据粉饰的问题,真的是解决不了吗?抑或是有些官员不想干、干不动?

  现实中,一部分情况是某些官员平时没担当,不作为、懒作为,或者能力不足,迎检时只好“什么招儿都使”。与此同时,不同地区、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剖析数据造假时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环境数据方面,有的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短期内要根本改变确实有难度,一些环境问题往往跨区域、跨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夹缝”之中最省力的办法就是造假。

  再如,脱贫攻坚领域,在我国一些连片贫困区,多有不同的脱贫障碍,如地形、气候、人口条件等因素制约着某些产业扶贫项目或异地搬迁进度,面对各类检查,基层难免焦头烂额,进而衍生“数据脱贫”现象。

  此外,经济数据方面,在以往某些“数字出官”的“诱导”下,一些官员为走捷径,搞攀比、争位次,再加上个别官员与企业存在利益输送等,这些都是数据造假的重要动因。

  不难发现,“企业要钱途、官员要前途、地方要蓝图”,是数据造假中带有共性的动因。而以往某些造假的地方和人员得到了想要的效果,则会形成负面激励效应——“唯数据论英雄”有市场,假数据就永远在路上。

  在严厉惩治数据造假的同时,从数据造假“回溯”现实中的难点痛点,也可以为我们解决现实难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比如,对脱贫、环保等领域中改革的难点,有更充分的估计、更科学的研判,更充分地调动多方位的有利手段,攻坚克难。同时,进一步完善官员政绩考核,切实让那些在实实在在干事、却未必短期即能出成绩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肯定,激励起更多干部实实在在为官做事的热情与信心。

  准确刻画经济社会面貌,提供真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已经启动,希望各地能够以此为契机,以更强的能力、信心和勇气面对本地和本领域的现实问题;期待透过某些地方和领域数据造假的这面镜子,照见更多深层现实问题的复杂原因,为解决难题提供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治理餐厨垃圾,咋办好?

    在农业农村部1月8日进行的全国非洲猪瘟防控远程培训上,该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要“杜绝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在此之前,该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饲喂过程中使用了餐厨剩余物。

  • 中工时评:美国建墙僵局何时破解

    从去年12月22日至今,美国政府部分“停摆”已有20多天,创下美国史上政府关门时间最久纪录。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不建墙无预算”,国会民主党人则决意与总统死磕到底。

  • 中工时评:老旧住宅电梯更换该由谁买单?

    高楼云集的上海市,服役超过15年的电梯已经有3万多台。根据该市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上海将全面实现对使用满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进行远程监测

  • 中工时评:别让“不敢”成为教科书式执法的绊脚石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做是官方对于“教科书式执法”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更多“教科书式”执法的一种呼吁。

人物

  • “杀鱼弟”的人生为何偏离正轨

    《北京青年报》近日报道,1月3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某菜场水产门市发生一起斗殴事件,网红“杀鱼弟”孟某和其父亲因卸货挪车纠纷,将男子陈某肋骨和鼻梁骨打骨折。目前,父子二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2010年,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个小男孩在自家鱼摊上手持菜刀,熟练地将一条条鱼开膛破肚。纯熟的杀鱼技巧、倔强犀利的眼神

  •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去世,享年93岁。先生的离去,早已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作舆论声量重要参照指标的两微(微博和微信)数据即是明证。

  • 詹姆斯·沃森的“不赦之罪”

    1月15日,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上了热搜。沃森是诺贝尔奖得主,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却因为发表关于“种族智力论”和“基因差异论”被认为是种族歧视而遭到强烈抵制。

  • 致敬钱院士,非议可以休矣

    刚刚捧回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钱七虎院士,转身就将800万奖金一分不留地捐给了自己家乡的慈善事业。围绕该不该捐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老科学家的善举打动了社会。年逾八旬的老人,辛劳了一辈子,头发花白依然坚守在科研岗位上,如今在这样的荣誉面前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