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刘文宁-正文
告别“耻于启齿”
文宁
//www.workercn.cn2016-07-1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见过各种建筑TOP排行榜,如世界最漂亮的教堂、音乐厅、博物馆、市政厅之类,见过最亮丽的公厕排行榜吗?

  一家知名网站推出2015全球绿色公厕设计TOP10,惊艳亮相的有挪威艾于兰的观景公厕,瑞士洛桑的透明公厕,新西兰惠灵顿的毛毛虫厕所,法国的稻草厕所,英国伦敦温布利镂空造型公厕,美国得州科罗拉多银行公园钢板圆柱公厕,瑞士乌斯特市马赛克集装箱式公厕等。

  调侃公厕,放在几十年前,几乎不可想象。改革开放之初,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最头痛的就是公厕数量寥若晨星,卫生条件不堪入目。曾有人形容在北京公厕的如厕体验,“哭、笑、叫、跳”——“哭”是说给臭气熏哭了:“笑”是指厕所四面无遮挡,很滑稽:“叫”则是被厕所里蠕动的蛆虫吓得叫喊起来:“跳”指的是厕所污水四溢,怕踩着粪便就得跳着走。许多外国人视在中国如厕为畏途,甚至奚落中国人只注重“入口”(餐饮),不注重“出口”(如厕)。这在当时很让我们没面子。

  于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场景出现了——1983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召开旅游厕所工作会议,这堪称世界旅游发展史上第一次“国家级”旅游厕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拨专款解决旅游景区厕所问题,大有“举国家之力”解公厕燃眉之急的架势。

  今天,在贴有“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提示语的水冲式厕所内,很多年轻人想象不出之前的旱厕什么样,想象不出多年前城市环卫工的工作之一是淘粪和背粪。当时,“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全国劳模时传祥与国家主席刘少奇握手的传奇故事,成为那个时代国家领导人倡导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标志性事件,也提示后人当时淘粪工在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

  公厕是一面镜子,映射出都市的治理水准;公厕是一扇窗户,透示着居民的文明素养。如果一座城市得意地向外人炫耀着自己光鲜的现代楼宇,同时,也能自信地向外人展示小街巷内整洁的公厕,大致才称得上里里外外的现代都市。

  而公厕变奏曲不止这一乐章。对特殊人群的细节关照,让不少人渐渐体会到,原来轻松如厕也是人的一项“权益”。在公厕蹲位数量设计上更加体贴女性,为残障人士设置专用卫生间,增加婴儿护理台等,公厕设施的温馨之变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

  最近,“中性厕所”或“性别友善厕所”在北京等地陆续低调现身,这一来自西方国家的“奇葩”到了中国,似乎被有意淡化其性别确权的意义,而更被注重其实用,即方便异性陪同残疾人、老幼等人群如厕。

  世界厕所组织(WTO)发起人杰克·希姆说,“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在经历了大规模黑死病、霍乱等疾病后,人类渐渐意识到文明如厕的重要。联合国卫生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在过去的200年中,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但全球至今约11亿人仍有随地便溺的习惯,每年至少有120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接触排泄物而死于腹泻。2013年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以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

  “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欧阳修的这句话一直被认为有失大雅。因为传统上,中国人将厕所看作污秽之地而耻于启齿。今天,我们确实有必要告别“厕所即垃圾场”的观念,像重视餐厅一样去重视厕所,像重视客厅一样去打理厕所,像重视景点一样去美化厕所,公厕也可以成为我们放松、愉悦之地。

  记得在黑龙江漠河一景区,一座木制公厕被称为“中国最北公厕”,是该景区小有名气的一处景点。游客们一个个嘻嘻哈哈地进出,来一趟“特殊体验之旅”,留下一段开心的记忆。

  什么时候在中国城市街头,能“偶遇”设计得如同艺术品或景点般的公厕?但愿我这不是奢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