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幻灯片

美国对伊朗“心理战”适得其反

吕瑞
2020-01-10 10:05:30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发表电视讲话说,伊朗对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的袭击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但也愿与伊方就共同利益合作。这番讲话给过去几天持续升级的美伊局势踩了一脚刹车,但同时也引出一个问题:几天前他下令击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目的达到了吗?

        曾任美军驻伊拉克和阿富汗部队司令的退役上将彼得雷乌斯接受采访时对此有所解读,说特朗普可能是想通过杀死苏莱曼尼来“重建威慑”。之前,美国指责伊朗要对沙特油田设施遇袭、美国驻伊拉克使馆遭围攻等事件负责,但却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击杀苏莱曼尼,就是美国向伊朗发出的一条尖锐信息:美国不会容忍这种挑衅。

        如此说来,击杀苏莱曼尼就好像是经过数月时间精心策划的一场心理战。在美军心理战概念中,任何军事行动都有用来影响外国受众的潜在心理意义。这次击杀苏莱曼尼,显然会给包括伊朗在内的美国对手带来强烈心理效应。但这次行动果真算是一次心理战吗?或者它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战吗?
        从打击目标的选择上看,击杀敌方首脑人物可以瘫痪对方指挥,形成对敌方的威慑效应,这在作战中是一种常用战法。但这次美军将苏莱曼尼选作击杀对象,却存在一定问题。因为苏莱曼尼是伊朗的重要政治和军事人物,在伊朗民众中影响力巨大,将他杀死无异于对伊宣战。

        要知道,击杀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高官,与消灭本·拉登或巴格达迪等恐怖组织头目,影响和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对伊朗报复行动的反应来看,华盛顿应该是不愿意与伊朗及其所支持的力量陷入全面战争的,但它将苏莱曼尼作为打击目标却做了等同于宣战的选择。

        从对目标受众的判断上看,心理战的成功有赖于对目标受众心理和情感的细致分析和把握。美国看到了伊朗近来经济形势承压,尤其是有民众因经济不振和对自身生活条件不满等原因上街游行,因而认为伊朗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不会再像几十年前两伊战争时那么高,觉得伊朗政权在对美国这次打击行动采取报复措施的问题上会有所顾忌。但从实际反应看,美国人显然有所错判。苏莱曼尼被击杀后,伊朗上下表现出对美国极大的愤慨和自身的高度团结,伊朗的民族凝聚力反而因美国的暴力行为大大提升。

        从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来看,心理战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是否达成预定的心理战目标。如果说华盛顿这一举动是通过打击伊朗来稳定中东乱局并巩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成果,那么现在的结果却是伊朗报复情绪暴涨,伊拉克的反美情绪也高涨,伊拉克议会甚至通过决议要让美军撤走,这恐怕不是美方最初的愿望。如果说这次行动是为震慑伊朗及其代理人力量,那么苏莱曼尼被杀后的形势发展表明,伊朗和其他中东反美力量似乎都加强了对苏莱曼尼被刺事件报复的声调甚至行动策划。这显然也不是华盛顿此次“威慑行动”的目的。

        因此,无论从打击目标的选择、目标受众的心理分析还是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来看,击杀苏莱曼尼都不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战,反而是适得其反。

        除了作为“心理战”的失败之外,在法理上,击杀苏莱曼尼的行动也因违反国际法的暗杀性质备受诟病。伊朗在舆论上博得国际社会同情,美国却进一步将自己推向遭人反感的位置。在心理上,这一行动则将美国国内民众带入“9·11”事件以来最大的一次恐慌之中。某种程度上说,从击杀苏莱曼尼的行动付诸实施那一刻起,主动权就转到了伊朗一边。在对驻伊拉克美军基地实施报复后,伊朗军方并没像特朗普所说的已经“解除戒备”,而是保留了进一步报复的可能。无论美国力量多么强大,面对伊朗和其他反美力量可能采取的时间不定、地点不定、目标不定的报复行动,它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前两任美国政府想做却没敢做的事情,这届政府却做了。不少分析认为,击杀苏莱曼尼事件对现任总统谋取连任具有一定政治意义,但对美国民众尤其海外人员和驻军来说,更多的却是挥之不去的安全担忧。心理战是一种有计划的行动,旨在通过向对手传递特定信息,使其发生有利于实施者的情感、态度、意见和行为改变。从这些方面看,华盛顿的这次行动显然是失算和莽撞的。击杀苏莱曼尼的行动不仅没能改变对手的敌对态度,反而坚定和增强了对方的对抗意志。更有分析人士质疑,这次行动最终只是让美国民众付出了安全上的代价,是以一个仿佛确定的行动,将自己和美国民众带入了巨大的不确定之中。伊朗导弹袭击驻伊拉克美军基地后,从美国国内舆论的焦虑和担忧来看,现在倒好像是伊朗对美国打起了心理战,而且效果还不错。

        (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

编辑:迟语洋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这个低温津贴,可以有!

    正在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总工会递交提案,建议上海市建立低温津贴制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体育中考满分也设为100,适当否?

    根据云南省发布的最新中考改革方案,体育将和语文、数学、外语并列100分,相比之下,700分的满分中,物理为50分,政治、历史、生物各40分,化学、地理各30分,音乐、美术、劳技各20分,信息10分。其中理化生的成绩还包括了实验操作。

  • 中工时评:竭诚把服务职工的大文章做足做实

    筹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1000万元、联动各级工会推出100项普惠活动、帮助职工化解1000件以上劳动纠纷… …据今天的《浙江工人日报》报道,“2020年宁波工会服务职工十件实事”正式公布,内容涉及帮困、文旅、提素、维权、就业、保健、妇幼关爱等多方面,件件都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是宁波市总工会连续第11年向社会作出的承诺。

  • 中工时评:温暖农民工身心的“法治之光”

    1月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条例》明确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条例》的出台意味着治理农民工欠薪将从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转向主要采取法治手段。

人物

  • 从李佳琦到李子柒——新感性动员

    去年年底以来,直播、短视频领域的李佳琦现象、李子柒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力还大尺度地“走出去”。这一切都是在完全民间的、市场化环境下“不经意”间完成的,其背后的特点值得我们深思。

  • 向平凡人的英雄事迹致敬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然而不同于英雄辈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伟大精神往往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他们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

  • 莫张狂应是蔡英文和民进党的座右铭

    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今天举行,从目前情况看,蔡英文将以超过半数的得票率实现连任,民进党的“立法院”席位也可能超过半数。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已经宣布辞职。

  • 难忘黄文秀

    现在距离黄文秀同志牺牲已经6个多月了,她在百坭村为贫困户忙前忙后的身影宛在眼前。“魂飞万里盼归来,此山此水此地。”我和百色400多万老区各族人民一样,非常怀念她。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