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前进,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写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
张旭东 王敏 于佳欣 林晖
//www.workercn.cn2017-10-18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理念在升级,质量待提升,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我国钢铁业正面临着去产能的阵痛,也折射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艰巨。

  “当一条路走不下去的时候,不是没有路了,是到了该转弯的时候。”十九大代表、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说,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转型出击。

  近年来,河钢集团在做好去产能“减法”的同时,也在做创新升级“加法”,从单一建筑用钢,拓展到航空、汽车、家电等多元领域,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板和第二大汽车钢铁供应商。

  当“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红利渐趋用尽,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就是机遇;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谋求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就是答案。

  

  运载着1000吨棉纱的“塔什干-西安”中亚班列抵达西安新筑车站(2017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格局——

  10月15日,山东潍坊火车西站。一辆载满纺织品、食品、轮胎等货物的列车缓缓启动,向着中亚驶去。

  “今年刚开通的中亚班列,让潍坊更好地融入世界,‘一带一路’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代表说。

  潍坊中亚班列只是“一带一路”宏大乐章中的一个小插曲。如今,从沿海到内陆,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中欧中亚班列纷纷开通,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焕然一新。

  风云际会,沧海横流,全球经济政治中心从北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在地缘政治因素错综交织、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大变局的今天,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的重要角色格外抢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部以“中国梦”为原点的治国理政方略,3年间已出版23个语种版本,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50万册,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正吸引世界的关注。

  “中国共产党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中共十九大的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克里·布朗近日表示,中共十九大将对全球都产生影响。

  伟大斗争仍在进行,伟大工程仍在建设,伟大事业仍需推进,伟大梦想仍未实现。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党的十九大将深入总结5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启示,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紧抓机遇,一张蓝图干到底。”于勇代表说。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