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送温暖要读懂对方的眼神
孟海鹰
//www.workercn.cn2016-02-0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待贫困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困难群众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也在意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情感的自然流露

  春节将至,寒潮正起,各地的“送温暖”活动正在温暖进行中。这项由来已久的活动,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变得日益重要。若是在这方面做得粗枝大叶,反而有可能让受助一方心里不大舒服。

  几年前,到一个社区采访春节送温暖。活动结束时社区主任特地嘱咐,千万别把困难家庭孩子们的图像、照片、名字等信息刊出。她之所以这么有心,是因为之前的一次教训:有一年送温暖,一家电视台将一家低保户受助画面和家里上小学的小姑娘名字和图像播出了。第二天,有同学笑问她,你们家是低保户啊,小姑娘感觉非常羞恼,回到家里大哭,说啥也不愿去上学。这件事,让她对送温暖有了不同的视角,凡事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尤其留意规避可能的伤害。

  “待贫困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事实上,贫困群体更需要尊重,因为他们抗伤害能力比较低,在一般人那里正常的事,在他们那也许就很敏感。如果不顾方式,镜头之下“前呼后拥”“大张旗鼓”地“送温暖”,确实会让不少困难户感觉有压力。

  送温暖的方式是否得体,和社会文明的水准也有关系。在物质匮乏时代,逢年过节送点米面,心意表达也就到位了。现在,困难群众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也在意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情感的自然流露。

  送温暖的礼包里,一定要有一颗真心。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读懂对方眼神里的需求。多年前,有一次采访扶贫,农民把帮扶单位送的豆种吃了。帮扶单位很生气:懒人不可帮。可听了农民的话,事情又另一样了:我们这的地不适合种豆子,我们也种不好。如果种了,搭了人力物力,还收不着啥,不如吃了。事情发人深省,许多表面上的错位,其实源于内在的心意不到位。

  送温暖的同时传递尊重,不仅是一种文明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治理能力。今年冬天,吉林省农委通过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省农业系统进行了逐级调查研究,请广大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农民按实际需求“点单”,制定了“吉林省2015—2016年冬春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农闲时节,冬春培训计划的老师们走进村里屯中,炕头变成了学校,猫冬改成了“学”冬。土壤监测与测土配方施肥、林蛙养殖技术、马铃薯栽培、西甜瓜栽培技术……几十门不同课程根据省情民需精准投放。农民们说,这个太有用了,大家抢着去听,明年要丰收,还要靠科技种粮,送知识下乡真是及时雨呀!

  培根说过,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还要靠理智的指引。今年长春滴水成冰之时,一些志愿者顶着寒风忙着在各个小区门口立起一个个绿色环保闲置衣物收集箱。以后,爱心小伙伴们可以将旧衣物投放到箱内,志愿者们会定期取走箱内旧衣物,保存较好的会进行专业清洗,然后赠与各社区的贫困家庭;没有办法进行捐赠的,会交给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可回收处理。这种盲助方式,免去了普通人的尴尬,降低了社会成本,却不减爱心与用心,还充满环保精神,受到各方称赞。

  送温暖是面多棱镜,既体现干部作风,也反映社会文明水平,更意味着社会治理的柔性力量。用心倾听百姓所思所想所需,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到位,才能以价值观的光辉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