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尹于世:习惯于批评者也要习惯于被批评
//www.workercn.cn2014-05-1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5月9日上午,在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县委班子成员给县委书记王新军结合具体事例提了很多批评和意见。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作风武断、一言堂、大包大揽等三方面。兰考县县委书记王新军说:“我干县区委书记十几年了,从来都是我批评别人,这次尝到了被别人批评的滋味”。(5月12日《郑州晚报》)

    像县委书记这样的主职领导,之所以习惯于批评,是因为批评是推动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行使领导权力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这种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约束,久而久之,就只习惯于批评,而不习惯于被批评了。

    领导不习惯于被批评并非个别现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次调查表明,82.9%的受访者认为“领导”最不能接受批评。在一些地方,之所以违反党内民主的人和事时有出现,主要是一些“一把手”权力过大,缺少监督,只习惯于批评,不愿意接受批评,形成了独断专行的“一言堂”,由此埋下了失误和腐败的根子。

    日前媒体披露的广西永福县委书记用“易经”算出发百万补贴的荒唐事,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件事中,虽说县里的常委也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但对于公然违反中央规定滥发补贴的行为,县委常委大多习惯了黄永跃的“一言堂”,没有旗帜鲜明的反对,没有尖锐严厉的批评。于是,这样荒唐而错误的决策竟然得以通过。试想如果这个县委每次党内生活都能做到严格规范,有实质性内容,不好的苗头就容易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如果班子成员之间都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动真较真,即使是主要领导坚持己见,也很难一意孤行,也就不会铸成大错。

    其实,批评上级、批评领导并不难,难的是有健全的机制保障。现在有不少人不愿或者不敢批评上级、批评领导,固然是有一些人奉行好人主义、明哲保身,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些领导干部容不下下级和群众的批评,闻过则怒,睚眦必报。长此以往,民主气氛就会日渐稀薄,党内生活就会流于形式。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被历史与实践证明的有效的制度安排。类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动真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几个问题,更在于重新拿起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用实践激活了批评意识。一旦批评者开始习惯于被批评,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出批评的氛围。唯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一点一滴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才能让批评者不断改进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真正成为一名有感召力和公信力的领导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