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南京日报:疏通“微循环”,城市治堵的一剂良方
//www.workercn.cn2014-07-10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家门口多了一条新路,原先窄小破旧的巷子变漂亮了也好走多了……有细心的南京市民发现,除了城西干道等这样的交通干道,家门口的道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街巷大多不是城市的“主动脉”,只能算是“毛细血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京新增253个地名,堪称历史之最,而这些地名中,八成是新建或改造出新的道路。

  南京是一座古城,狭窄古旧的支路小巷众多,它们不像主干道那样宽敞气派;但就如人体血液循环一样,只有“毛细血管”才能深入城市的每处末梢,不仅能起到交通分流作用,在主干道堵塞时,还能通过这些“毛细血管”绕过堵点,保持局部区域的畅通,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主动脉”。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与组织细胞完成物质交换,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支路与小巷就构成了城市的“微循环”,市民通过支路小巷完成休憩、交往、购物等交互活动。支路系统发达,才能保证微循环畅通,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通达效率。

  在欧洲,道路面积在城市用地中占比最高,其中大部分是支路。如柏林,交通用地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15.2%,大多数市内道路都不宽,但路网密度很大,其中四分之三是限速30码的支路。

  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城市出现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好,交通却越来越堵的矛盾现象。症结就在于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中存在功利主义,过分依赖宽广稀疏的主次干道,对本应是交通网络主体的支路重视不够,使得支路通达率低下;本来由支路承担的公共活动空间,也被转移到干道上,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拥堵。可喜的是,近年国内各地纷纷从源头抓起,将支路建设的目标要求写入城市规划。如《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提出,新建集中成片地区支路网密度不低于4千米/平方千米、老城支路网密度不低于5.5千米/平方千米、市级中心和市级副中心地区支路网密度不低于8千米/平方千米。

  今年一季度,南京新增了253个地名,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只有55个。大量新增或出新的支路小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进步。从效果上看,支路对交通的影响立竿见影,如延安路位于中山路与管家桥之间,以前只能勉强通过一辆机动车;年初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后,成了连接中山路和管家桥的捷径,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

  建设“微循环”支路系统,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同时对支路的管理也不容忽视。支路小巷的路幅本就不宽,如果被摊贩、机动车违停、自行车摩托车乱停占据,势必会造成通行不畅,“微循环”变成“动脉梗塞”,建得再多怕也没用。

  城市规划大师刘易斯·芒福德说:任何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规划。多建微循环支路,打通“毛细血管”,城市交通才能通畅,“越建越堵”的怪圈才能打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