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湖北日报:污水处理要溯源而上
//www.workercn.cn2014-03-18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肖擎

  本报昨天的报道说,我省现有的5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只有8座正常运行,这8座中,又有一半运转负荷率不到50%,大多数运转不畅。

  相比湖北乡镇总数,50座污水处理厂其实不算多,但这代表了湖北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探索与行动。50座污水处理厂的修建,耗费不菲的财力,人力投入应该也很多,而且这样的设施诞生必是因为有其重大功用。因此,它们运转不畅,以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对一个地方来说影响很大。

  中国从传统农耕文明而来,几千年来,污染在农村社会或者说农业文明里并不是一个突出问题。进一步而言,污水处理厂从城市基础设施变成了农村基础设施,指向的正是农村污染问题的严重。这就是说,污水处理厂是观察农村污染状况的一个窗口,污水处理厂的问题,就是应对农村污染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污水的处理只是治理污染的一个方面。在城市,很多污水处理厂都在发挥作用,有的甚至超负荷运转,但人们仍然看到,水污染的情况仍不时发生。可以设想,哪怕是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发挥到极限,如果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不能得到遏制,问题还是严重的。

  人们常说环境保护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准确地说,污水处理需要处理技术、管道建设等方面的配套,但需要的最大配套是,污染的产生需要受到控制。

  从现实来看,湖北的水资源之丰富在全国排在前面。长江从西向东横贯全省,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我们省内中小河流达1000多条,总长度3万多公里。但就我个人的有限经历看到,在一些地方,水污染的情况带来警示。比如武汉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世界湖泊大会也在武汉开了,发布了《武汉宣言》,但这几年已有多起跟水资源有关的事件引起全国性的关注。省内其他一些地方,一些河流的状况也让人担忧,干渠、农村的沟渠,已经丧失了功能,垃圾漂浮堆积。

  这是说水,再来说土壤。湖北是鱼米之乡,能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河流纵横,河网稠密,土壤质量优良。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发生的土地污染事件,使人看到这对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的威胁,有些污染修复成本之巨大,其危害甚至是永久性的。湖北花了很大的力气防止污染对耕地质量的破坏,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现代工业产品、形态不断进入乡村,产业进一步向乡镇转移,警惕和防范尤有必要。

  城市化不会停止,产业转移还要继续,农村自身还要发生变革,这使得污染在农村不是一种临时、局部的现象,对其复杂性、严峻性应有清醒认识。

  让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发挥作用理所应当,但乡镇污水处理还需要溯源而上。污水处理不是孤立的、单一的,保护环境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所谓事前与事后,局部和全部,任何一个行动都要被摆在这样的整体里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