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杨知行: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国家标准化第一起草人
//www.workercn.cn2017-04-25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标准是占领市场最有力武器

  1999年,机会来了——有一位在美国工作的清华毕业生带回了蜂窝式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希望结合欧美标准优点,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标准。清华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杨知行。

  “我感觉这就是自己期待已久的点。”杨知行说,“电视机是国家关心、老百姓需要的重点产业,当时占信息产业的比重超过40%,适逢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的变革时代,如果能制定优于欧美方案的标准,就是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让我国企业拥有国际市场竞争最有力的武器”。

  长期以来,中国的彩电制造量和保有量都是世界第一。然而,在数字电视时代前的黑白、彩色电视两个阶段,中国的电视标准都是选用欧洲的标准,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国内相关产业一直都只能赚取加工费。

  1999年,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成立,提出中国数字电视要自主制定标准。

  接受任务后,杨知行认真比较了欧美标准的优缺点。当时,美国的数字电视标准采用全时域的信号处理方式,欧洲标准则采用全频域的处理方式。研究每一帧传输信息后,杨知行发现美国标准由一个同步信息区域加数据信号区域构成,欧洲标准将同步信息与数据信号穿插在一起构成数字阵列,并在该阵列前方增加了保护间隔以抗多径干扰。

  杨知行想到的方案是,把同步信息放进保护间隔区,以提高传输效率,因为同步信息传输的是已知信号,即使受到干扰也很容易恢复,同时保护间隔又解决了多径干扰问题,这就是DTMB传输方案。同时,杨知行还首次将一种LDPC检验码用于电视传输方案中,形成了一套新的纠错编码方案。

  全新帧结构加上超强纠错码,带来了性能稳定的传输效果。2006年DTMB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第一站就选择在香港测试。

  这是一场硬仗,香港是全世界多径干扰最密集的地方,不光高楼林立、道路狭窄,同时由于临海,海浪也是反射点,对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极其不利。基本上,能适应香港,全世界其他地方就没有问题了。当时香港已经决定采用欧洲标准,但同意给杨知行一个机会。历经3个多月,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开展各项测试,DTMB在技术上显示出明显优势。

  “接收信号处理时延仅相当于欧洲标准的二十分之一,在高速行进车上的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欧洲标准要四根天线,美国标准根本无法移动接收,但中国标准只要一根天线。”杨知行特别自豪,“覆盖相同接收范围需要的发射功率,欧洲标准要比中国标准大一倍。”

  2007年,香港宣布放弃欧洲标准采用DTMB标准,团队成员们对DTMB走向国际市场充满了信心。从2007年到2009年,在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支持下,以清华大学为首,100多家企业参与组建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开始了在中南美洲的DTMB标准推广。

  向海外推广成为国际标准

  在清华大学FIT楼的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里,有几台装在玻璃柜里的黑色样机,上面写着“DMB—T”字样。还有十几台摞在一起的灰白色机顶盒,已经落上了灰尘。

  “别看他们不起眼,这可是为中国电视产业阻挡欧洲标准立下大功的机器。”杨知行也好久没见这些老伙伴了,一见面还有些激动,“看,那时还叫DMB-T,这是清华内部的代号”。

  那是2004年前后,地面数字电视欧洲标准通过国内电视台,开始在全国11个省市的17个城市推广。当时DMB-T方案刚成型不久,为了“自主制定标准”,杨知行急忙联系相关部门和企业,生产出DMB-T专用芯片、广播发射机和电视机顶盒,在19个省市的31个城市推广。最终,发现欧洲标准的性能技术、成本都不占优势。从此,欧洲标准悻然退出。

  在国内尚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总算是成功守住了阵地,DTMB在国际上的推广就更加坎坷了。

  2008年,在古巴的测试中,DTMB明显优于欧洲标准,但古巴却提出由于带宽不同,不认可这一测试结果,要求中国团队在3个月之内修改带宽。

  当时,这一突发状况让团队极其被动,DTMB标准已在国内强制性实施,接收芯片已经批量生产,怎么修改?考虑到DTMB未来的国际化之路,团队日夜攻关,增补了DTMB标准支持多业务广播和多带宽可选的功能。

  带着新的DTMB增强系统,团队在委内瑞拉、秘鲁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多轮测试,结果都以显著优势胜过国际同类标准,但让杨知行和团队成员感到意外的是,多数国家最终没有选用DTMB标准。“广播电视标准遴选是国家行为,涉及国家利益,因此我们很难单纯依靠技术优势赢得市场。”杨知行说。

  幸运的是,此后国家开始更加重视DTMB的对外推广,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组建了DTMB海外推广工作组,推动DTMB成为国际标准的工作也提上日程。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由清华大学牵头筹建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数字电视海外推广应用和技术演进研究。

  此后,杨知行团队把精力调整到为标准配套研发相关产品上。他们完成了DTMB系统成套的实现技术和算法代码,并创新实施了一种专利处置与实现技术分离操作的机制,把全部专利贡献国家的同时,推动我国DTMB产业链及专利池建设。

  现在,DTMB演进技术已趋成熟,于2015年成为国际标准。新技术能广泛适应4K高清信号传输,正在产业化,与欧洲二代标准即将展开新一轮竞争。杨知行充满期待,“全世界还有数十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可以做的事情还多着呢”。(记者 佘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