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梁思礼:把一个更好的中国,交给下一代(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2-27来源: 央视新闻
分享到:更多

  △1949年9月23日,梁思礼在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准备回国。

  “我们这些热爱祖国的归国留学生心中暗暗发誓:要把一生奉献给祖国,为改变她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她的独立、强盛、繁荣而奋斗。”在自述文集中,梁思礼如是描述自己的感受。

  此时,他的同窗兼好友林桦,与他分道扬镳,留在美国。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林桦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梁思礼住在普通的单元房里,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有人问他对此有什么想法,梁思礼回答:“我那位同学研究出来的导弹,当时也许就瞄准中国;可我研究出的导弹,却是保卫祖国。我为此非常自豪!”

  “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 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自此,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发展我国导弹与火箭的事业之中。

  梁思礼回忆:“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正当梁思礼埋头实验时,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母亲卖掉家中老宅攒下的积蓄,成了梁思礼被揭发有经济问题的“证据”。“破四旧”运动波及到梁家。在特殊年代,“梁启超之子”带给梁思礼的不是荣耀和尊重,而是数不清的磨难……

  △1956年11月与夫人麦秀琼结婚合影。

  有人为他的遭遇鸣不平:“如果你不是1949年回国,而是1979年回国,或许就能躲过这些灾难和痛苦。”

  “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对于如今还在海外留学的人,我想说:‘是好样的,就要学成回国。’”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在梁思礼的回忆中,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的成功被简单带过,“东风二号”的失败却历历在目。

  1962年3月21日这天风特别大,9时5分,“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因为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落地后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砸出了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望着深深的大坑,梁思礼心痛万分,几天吃不下饭。这一场景在他的演讲、报告中被重复了上百次,失败的记忆永远要比成功来得痛切。

  盼望着这次试验能够凯旋,他曾与快分娩的妻子麦秀琼立下约定:“若生男取名‘梁凯’,若生女取名‘梁旋’。”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给女儿起名“梁旋”,且重新踏上研发征程。两年时间,设计了很多方案,做了无数试验。修改设计后的导弹“东风二号”,在1964年6月29日终于发射成功。

  接下来,1967年,首批“东风二号”战斗弹抽检三发考核飞行试验,其中两发发射后连翻几个跟头落地;1974年,长征二号发射返回式卫星失败,原因是稳定系统的速率陀螺的输出电缆中断了一根导线……也正是这部“失败者之书”,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的一次又一次成功,更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问世。

  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梁思礼提出“十倍理论”,意思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10元钱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要花100元钱……

  △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航天员合影。

  1983年,梁思礼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事实证明,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起到很大作用。神舟五号一直到神舟十号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了近60年来研制的所有型号从未达到的高度。

  一生践一诺。 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年也正好是梁思礼返回祖国50周年。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威风八面的导弹武器从眼前经过,回顾起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梁思礼感慨万千。使受尽屈辱的祖国繁荣昌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他不懈的追求,他用一生的实践在航天事业中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退居二线后,梁思礼也未远离“战场”,而是重新站上讲台,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下一代。

  普渡大学模拟电网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梁思礼,五院里夜夜鏖战的梁思礼,酒泉发射基地里做着发射前最后检查的梁思礼,躺在病床上跟着圆舞曲打拍子的梁思礼……在每一个节点,梁思礼眸子里不变的热情抵御着时间的轮番攻击。

  2016年4月14日,时间带走了“老白鼻”,却始终未撼动他的初心——在对中国航天不倦的追索中,爱国。

  “人生并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

  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一支火炬。

  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

  然后把它交给后一代人们。”

  —— 作家萧伯纳 梁思礼最喜欢的名言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