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罗永章:“约会”科学
//www.workercn.cn2015-08-04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当天,全国政协在京召开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协商会,34位委员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意见建议,罗永章正是其中之一。

  他的发言是关于《攻克行政审批的“最后一公里”,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藩篱》,就医疗行业他提出三点建议。“真的有很多话想说,不过时间有限,只好挑重点。”回国16年,罗永章亲身实践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建设及市场准入等转化医学的各个环节,真切体会到这个过程的艰辛与酸楚。“接下来我还会写提案,继续呼吁。”

  说起来,罗永章是2010年10月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跟同届委员相比,算是个“新手”。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罗永章从一开始就对“当全国政协委员”这件事特别认真。

  《关于改革药品审评收费制度,大幅充实审评人员队伍的建议》、《关于建立民事诉讼诚信评价及记录系统的提案》、《关于建设精英化法官队伍,培养法官职业荣誉感的建议》、《关于改革创新医疗器械价格审批制度的提案》……几年来,本着“重质也重量”的原则,罗永章每年至少提交3件提案,“多重身份”也让他关注的领域从生物医疗行业延伸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建议意见被有关单位不同程度采纳。用罗永章的话来说:“当政协委员真不仅仅是荣誉,能够多一个渠道为老百姓做事是最值得的。”

  “那教授、企业家、科学家、政协委员……这一系列头衔,您最喜欢别人称呼哪一个?”面对记者提问,罗永章捂嘴大笑,“哪一个都不喜欢,我喜欢别人直呼其名,这样感觉更真实。”

  作为一位研究肿瘤生物学的教授,罗永章把寻找治疗肿瘤的方法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但最害怕的事情却是看到癌症患者无助的眼神。“现在每分钟就有5人死于癌症,我总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

  采访结束,罗永章跟记者聊起自己的孩子。工作繁忙的他对孩子总有份难言的歉疚。“我相信,小孩长大了会理解父亲工作的意义!”53岁的罗永章眼里,记者读到那份独有的温情。

  罗永章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副主委。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特聘专家,“人民政协讲坛”特聘教授,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发出国家I类抗肿瘤新药,入选“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被美国《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全球首次发现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被DNA之父、诺贝尔奖得主沃森评价为“向攻克癌症前进了一大步”。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