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数学大师华罗庚的最后征程:最大希望是工作生命最后一天
//www.workercn.cn2015-07-16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

  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6月6日,助手们到日本世纪研究中心公司进行学术交流,华老因腹泻没有参加,在房间里给美国哈佛大学贝柯夫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林家翘教授写信。信中谈到应用数学问题时说,在满城春色的时候,能和你及贝柯夫教授聚谈数学的应用的发展问题,是很好的时机。而更主要的是我们三人搞的数学的应用方面是不同的,这样的“三人行”也许给世人看到数学能够联系到多少方面,是能增加一些人对应用数学的认识的。

  6月7日是最繁忙的一天。中午,华老出席了我驻日大使宋之光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接着,参加了准格尔工程的双边会谈;下午4时,驱车到日本外务省和安倍外相会见,晚餐,和日本朋友在一起吃鳗鱼饭,回到新高轮饭店时,他已经感到十分劳累了。

  6月8日是周末,日方特别安排华老一行到根箱去休息。根箱是日本著名的风景区,他们住在景色如画的小涌园。此时,华老却沉浸在思索向日本数学界讲演的内容之中。从踏入数学园地近60年的生涯中,他在国内外的讲坛上作过数不清的讲演,而每一次讲演他总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加上左腿的残疾,演讲完毕总是汗水淋漓,精疲力竭。如今,根箱的美景和名胜对他已无吸引力,他正在全力准备他的演讲内容。

  6月9日回到东京,住新大谷饭店。10日华老动手写讲演提纲。因为手颤,只写了个草稿,请助手誊写清楚。

  6月11日,华老多次翻阅助手为他誊写的提纲,翻阅日本学士院院士名单,准备给每一位院士送一本他的科普著作选集,他不停地工作、说话、思考,兴奋得难以入睡,晚上服了3片安眠药,直到凌晨2时才合上了眼。

  一个来月前的4月27日,在北京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为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香港记者问他:“你的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华罗庚思索了一下回答:“我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半月,这最后的一天却无情地来到了。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