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农民科学家李登海的报国梦:征服玉米王国最高峰
//www.workercn.cn2015-06-11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

征服玉米王国最高峰

 

图① 生活中的李登海。 图② 李登海在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王金虎摄

  40多年来,只要一有空,他就会脚蹬一双黄胶鞋,钻进闷热的玉米丛中,乐得像个孩子;有人用“大海捞针”来形容育种,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而他却育出100多个玉米杂交品种,成为我国拥有审定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最多的农业育种专家;他承担着国家级科研项目,累计投入2亿多元经费用于科研,把精心培育的30多个玉米自交系无偿提供给全国的农业院校、科研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使用;他培育的种子在全国累计推广11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他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一个钻了43年玉米地的农民,一个两次攀上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最高峰、创造7次中国夏玉米单产纪录和一次中国春玉米单产纪录的科学家。

  永不言败

  1966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家乡山东莱州市后邓村务农,后来担任村里的农科队队长。1972年,一则美国农民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的消息,深深震撼了他。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只有一两百公斤。“美国人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高产攻关,对于李登海这样一名普通农民来说,谈何容易。1974年,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来到山东莱阳农学院深造。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一年学完了4年课程。老师刘恩训被他的痴狂劲感动,赠予他20粒珍贵的杂交品种种子。

  8年的时间里,他先后选用国内10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不同密度、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试验,在简陋的实验室里锲而不舍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跋涉。但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使用哪个优良品种,都无法突破亩产700公斤这道关卡。李登海的科研进入“死胡同”。

  但李登海在实验中注意到,玉米叶平展伸出,叶片易重叠,当每亩播种4000株时,透风透光很差,影响产量。能不能让叶片竖起来,提高阳光利用率,加大种植密度呢?在进行了2000多个组合、记录了50多万个数据后,李登海终于发现了几株叶片上冲、株型理想的玉米,这一线希望让他兴奋得彻夜难眠。然而,花期到了,玉米顶端的雄花成熟了,可雌蕊还紧紧包裹在棒中,玉米无法授粉。刚刚见到一丝曙光,又被拖入绝望的谷底,李登海受到很大的打击。

  这时,妻子张永慧把一碗面条端到床边,李登海心不在焉地拨开碗中的面条,碗底露出了鸡蛋。“有了!”李登海丢下饭碗,翻身下床,冲出家门,跑进玉米地。原来,他想到了割开包裹、露出花蕊、提前进行人工授粉的方法。

  1979年秋,在莱州市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诞生,名为“掖单2号”的玉米品种,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

  年仅31岁、初中学历的李登海,站在了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掖单2号”,也有了一个新的历史印记——紧凑型。

  “不要小看‘紧凑型’三个字,它代表了玉米育种的一次飞跃、一次创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说,当时,“紧凑型”是对传统育种理论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的成功,代表着李登海为我国玉米育种闯出了一条新路。

  1979年,李登海育出“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品种,创下我国夏玉米亩产776.9公斤的新纪录。此后,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他屡屡刷新着自己创下的纪录。

  1989年,李登海的“掖单13号”紧凑大穗型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夏玉米品种,为中国玉米高产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品种支撑。

  一个从黄土地走出的普通农民科学家,终于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如今,李登海育出的玉米种子,亩产达1400公斤,玉米王国的“珠穆朗玛峰”被李登海征服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