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占海:奋斗在“云”上的理工男(图)
//www.workercn.cn2015-01-1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中关村人才特区

  2011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加快建设首个中国特色的人才特区。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中关村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1.5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

  学技术出身的占海坦言,当CEO是个大挑战。

  一般而言,CEO接受采访时,聊起业务会口若悬河,语调抑扬顿挫,手势配合着谈话内容的起伏做出不同的回应。但占海不一样。他正襟危坐,把手机轻放在桌上,抬起头悉心听着问题,谈话没有延伸,没有发散,不会离题,一问一答,干净利落。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典型的“理工男”。

  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占海去瑞士联邦理工深造,读完硕士之后,又在工作的同时拿到了博士学位。2010年回国后,他在IBM中国研究院担任资深研究员。

  成为易云捷讯的CEO前,占海的人生轨迹和绝大多数“理工男”一样——读书,编程,做研发,对着机器耗完一整天。可是,当2011年6月,他和另外两位合伙人一起创立易云捷讯,自己要做CEO时,眼前这位憨厚的老总坦言,“自己犯了难”。

  “对我来说,跟人沟通是很大的挑战。做CEO就是三件事情:找人、找钱、保证团队稳定。我不能再像原来一样,只是埋头在代码里和计算机打交道,需要经常与别人碰面。刚开始还是很痛苦的。”占海苦笑着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开始学习如何和别人打交道,如何和物色好的人才交朋友。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他几次三番地碰壁,却屡败屡战地坚持。他为了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报了一个基础班,去学习财务课程。

  “这些必要的功课还是要做的,在创业之初,还真没想到这些。”占海说。

  创业前,“云服务”在国内刚刚起步,在IBM从事云计算研究的占海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加之恰逢国内鼓励留学生归国创业,和另外两位朋友深谈之后,三人决定合伙创立“易云捷讯”。

  “创业时,先找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创业园,当时母校正好有个留学生项目。按要求写完创业计划书后,创业园分给了我们一间会议室当办公地点。五个人的团队,一人做行政,四人做研发,大家兴致勃勃地干了起来。”占海说。

  当时,国内的云计算商业模式、客户和市场需求都不明朗,对于3个学技术出身的人而言,在商业运营上只能慢慢摸索。

  2013年,公司建立了销售团队。“销售是我们的一块短板。留学生回国创业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技术导向的企业里,重点放在了技术上,但是由于人脉都在国外,对国内的市场、客户都不了解。如果从零起步做销售,时间上耗不起,所以我们决定从外面聘请专业的销售团队,让其以合伙人的形式加入公司。”占海告诉记者。

  “靠谱的公司,找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占海说,这就是自己找到销售团队的秘诀。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