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编外谈-正文
转账可撤回就能防骗吗?
//www.workercn.cn2017-09-1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一直层出不穷。去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但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9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反思 支付平台 别玩套路

  人们上当受骗,往往一时糊涂,一旦从“魔咒”中走出来,又追悔莫及。如果转账之后可以反悔,可以撤回,那就可以避免损失,让诈骗分子“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想想,如果“后悔权”得到保证,想必晴朗的天空下,依然会有徐玉玉的语笑嫣然。 

  延迟到账的最大意义,在于保障了用户的“后悔权”和“清醒权”。尚记得当初延迟到账推出,人们一片欢呼。甚至有人表示,延迟24小时到账,可以基本上杜绝电信诈骗成功。现在看来,失望往往伴随希望而来。所谓延迟到账,只是“延迟”一段时间,并不能撤回,这样的延迟功能,犹如鸡肋,有何意义?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七天到账”保证消费者的“后悔权”,支付平台又为什么不可以?

  有关移动支付平台提到,转账延迟到账是根据相关通知的监管要求,“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存款人在选择后才能办理业务”,并没有明确提出可以撤回;但顾名思义,通知是“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而来的,倘若不能撤回,又如何“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可以看到,移动支付平台在“玩套路”,既然通知只是提到延时到账,并没有提及可以撤回,那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延时不撤回”。有人可能会说,这些移动支付平台“太坏了”。但反过来讲,有关方面出台通知时,是否也该考虑到各种可能?通知出台是需要落实的,有关方面有没有加强监督,确保落实到位呢?如果加强了监督,对于“只延时不撤回”,应会及时发现及时纠偏吧?希望这样的“空子”不再存在,希望不再有人钻这样的“空子”。毛建国

  析理 可以撤销 才真防骗

  所谓延迟到账,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是这样规定的:个人通过ATM转账的,发卡行在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可在受理后24小时内申请撤销转账。

  也就是说,可申请撤销转账是延迟到账的内涵之一。如果只是转账时间上的延迟,而不能实现延迟到账的可撤销,那资金安全仍然没有保障,这样的延迟到账无疑就是摆设,如果因此给转账人造成损失的,银行还应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然,就违背了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延迟到账功能初衷:将资金阻截在被诈骗分子转移之前。

  移动支付平台上的到账时间选择是否跟ATM转账延迟到账就是同一个概念?答案是否定的。这可以从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上述规定中找到依据:延迟到账功能只是针对ATM转账作出的硬性规定,对支付机构暂未作出如此要求。不过,不管是银行还是支付机构,都应当“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这是普遍要求。就是在这一要求推动下,去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陆续推出了实时到账、2小时到账、24小时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可供网民选择,但选择2小时或24小时到账,并不意味着支付平台就可帮助撤销转账。

  可见,移动支付平台上的可选择转账方式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延迟到账,在现有条件下要求移动支付平台具备延迟到账功能,暂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或政策依据。

  从现实需要而言,尽管现有规定要求移动支付机构应当与客户事先约定支付限额和笔数、强化安全验证方式和落实大额交易提醒,仍然有必要对移动支付平台提出落实延迟到账功能的要求。

  许辉

  异见 契约意识 不能忽视

  延迟到账服务被一些人看做是免遭电信诈骗的“后悔药”,现在却发现选择了延迟到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于是乎“摆设”“害人”的骂声一片。 

  为何不少人把延迟到账服务看成“后悔药”呢?缘于对相关法规政策一知半解。去年底,为了遏制电信诈骗,我国出台银行账户管理新规:用ATM(自动柜员机)转账,可在24小时内撤销。但这里指的是银行ATM转账,而非移动支付平台。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转账付款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履行约定的一部分。私人借款也好,商业交易也罢,人们都要遵守约定或履行合同,倘若一笔付款随随便便就可以撤销,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更可能成为诈骗分子新骗局的依托。 

  一言以蔽之,支付平台延迟到账服务就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缓冲地带,假如不小心转错了账,和对方沟通后对方不确认,钱款可原路返回;假如发现上当受骗,就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要求支付平台停止支付或寻踪追回。

  看待转账“延迟到账”须有契约思维,切莫一味吐槽。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契约关系与内在原则,需要合同双方共同遵守。真正的防骗,一方面,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管,严厉打击,遏制电信诈骗的源头;另一方面个人也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这才是遏制花样翻新诈骗手段的利器。毕竟,世上没有“后悔药”。斯涵涵

  建言 防治诈骗 没有捷径

  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供用户选择,无疑是想为避免“徐玉玉事件”再次发生尽一份力,值得点赞。而其推出的延迟到账服务只能延时,不能撤销交易,却又让人觉得如同“鸡肋”。对此,移动支付平台也承认,延迟到账功能仅能延长到账时间,客服无法进行取消撤回,并不能起到防骗作用。他们还建议用户走司法途径,报案寻求公安部门介入。

  这确实是说出了大实话。银行都不能轻易随意撤销用户的转账,更不能随意冻结用户的账户,何况移动支付平台?反过来也可想象一下:在延迟到账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在移动支付平台转账后,动辄要求客服给撤销交易,很可能出现另一种骗子,去饭店吃饭后结账,采用微信支付并选择延迟到账,出门后就撤销或申请客服撤销,饭店老板岂不是要亏死?

  站在移动支付平台的角度,它们既要保障转账者的利益,又要保障收钱方的利益,对于涉嫌诈骗的转账自会相当慎重,交给处理诈骗的专线或公安部门,恐怕才是正确路径。以为一个延迟到账就能防骗,怕有走捷径之嫌,也会造成更多问题。

  无论是移动支付平台的用户,还是银行用户,对延迟到账不能防骗都要有清醒认识。即便是在ATM上转账,资金24小时后到账,也只是给受害人预留醒悟时间,同时阻止诈骗者迅速将资金分转到多个账户,便于警方追查资金流向,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防骗。

  所以,真正预防诈骗,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还在落实移动支付账户实名制,提升注册身份验证的安全等级,加强交易监管;和公安机关建立密切协作机制,通过进驻公安机关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或反诈骗中心,实现快速查询、冻结涉案资金等措施上。何勇海

  三言两语

  如果不能撤销,延迟到账有什么意义呢?

  ——柠檬

  骗术层出不穷,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管和打击,提高违法成本,不能仅靠延迟到账。

  ——秋以为期

  我觉得和手机绑定的卡上,不要存太多的钱比较好。

  ——爱猫

  任何管理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个人也要提高防骗意识。

  ——南雨

  家里用卡转生活费,每回都要等一天,还要时不时地去ATM查看,觉得好麻烦。

  ——鲁强

  如果能随便撤回,那人们买东西,付款后出门就撤回,谁还敢用?

  ——心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