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孔小鲁:厉行节俭当树勤俭家风
//www.workercn.cn2014-06-0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大力弘扬戒奢克俭优良传统、倡导节约光荣社会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强化浪费可耻导向,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俭、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

    通知要求,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中,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将节俭节约理念做到管理中、融入实际工作中、贯穿于社会治理中,在大中小学开展“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笔者以为,要让节俭真正成为全民习惯和自觉,固然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要在单位中、工作中加以体现,要开展一些主题实践活动,但还有重要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家庭。

    在中国文化基因中,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特别在乎家。马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开始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的情感共鸣即是明证。家是社会的微观组织,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全民节约行动的主角,莫若自家庭入手,从树立勤俭家风开始。

    在我国悠久的家风传统中,与节俭相类的“勤俭”,堪称为古今第一家风。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是诸葛亮树立家风之作《诫子书》中的名言;而生动具体阐释节俭理念的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出自于家风名篇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在中国古代家规家训中,箴规家庭要“克勤克俭”的不胜枚举,故进行节俭养德全民节俭行动,当积极利用好这一丰富而有力的文化资源。

    树立勤俭家风,能让全民节俭行动事半功倍。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当中若能厉行节约,全民节俭行动便成功一半。且家庭作为独立空间,外力约束较少,能在家庭当中自觉厉行节约,形成节约习惯,出门在外,众目睽睽之下,奢侈浪费自然绝少发生。

    树立勤俭家风,能让全民节俭行动顺利而持久。家庭成员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这种温润持久的教育活动比刻意的突击学习自然来得更顺畅。而这种勤俭的习惯一旦定型,其产生的效果,也一定比一般的学习教育要更长远更持久。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勤俭家风中包含了朴素的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崇德向善的美好愿望,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不妨从大力弘扬并树立勤俭家风开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