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快言快语-正文
燕山快笔
林风
//www.workercn.cn2016-04-05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城管“套牌”怎样处理才算完

        近日,两辆“孪生”综合执法车在云南昭通同一地点同时出现——两车不仅颜色外观一致,车辆号牌也同为云CFH123.目前,两车因涉嫌未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和涉嫌挪用机动车号牌被扣留。涉事人员也被停职。

  道理很简单,只要是执法车,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一者,法律适用于所有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者,出门执法玩“套牌”,更是执法违法,影响极坏,理应严肃处理。

  从舆情看,目前的处理结果大家并不买账。按《道路交通法》,如此情形不仅该扣留车辆,还要“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奈何,我们并没有从当地的通报中看到这一点。并且,只处理涉事人员恐怕也不够,更要追问城管部门的工作管理制度和主管领导的责任。现在是法治时代,也是互联网时代,执法者心中敬畏法律和监督,才不会落得这般狼狈。

  治理污染应多些连夜处置

        据山东省滨州市环保局消息称,博兴县6名干部因店子镇窑坑存水污染问题被问责,其中店子镇党委书记等3名镇领导被免职。京华时报3月31日曾报道,张侯村窑坑被挖1.2万平方米,深30多米,坑内被排放工业废水,事件曝光后当地连夜派员处置。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存满污水的窑坑,会“坑”了当地6名干部。否则,此问题怎会连续多年悬而未决?也正因为如此,当地连夜派员处置、问责涉事干部等举措,看起来够快够准够狠,但总让人感觉有些“马后炮”。毕竟,这个废水窑坑,存在不是一两天了,村民也并非头一次举报投诉。

  相比解决问题的决心,大家更愿意看到政府部门防范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污染问题不重视,不解决,老百姓有怨言不说,政府的形象也会跟着丢分。过去,我们总说条件有限,难以及时发现;如今,全社会都在关注环保,当污染线索出现,不论事件大小、距离远近,都要连夜处置。不让污染问题过夜,应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自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