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快言快语-正文
细心、贪心和决心
//www.workercn.cn2014-07-21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日历讲稿

  有网友发布了一张安徽省安庆市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某活动的照片。照片中,虞爱华手里拿着一张废弃的日历纸写的讲稿,日历纸背面的字迹隐约可见。这张图片很快风传网络,网友纷纷赞其节约的作风。不过,随后有细心的网友指出,照片中,其身后主席台中放置了高档矿泉水。“此水名‘觅仙泉’,安徽造,玻璃瓶身,价格嘛,每瓶30多元,275ml。”一时之间,舆论风向大变,纷纷指责其“作秀”。虽然,安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随后称,矿泉水系企业为宣传免费提供。可是,日历讲稿和高档矿泉水的对比,依然让很多人搂不住火。

  这张日历讲稿引发的如此翻转的剧情,是很能满足一些人的期待的——我就说他是假节俭吧,你看,果然。不过,平心而论,日历讲稿和高档矿泉水并不能完全证明是“作秀”,虞书记用日历写讲稿是真,企业赞助活动也是真,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难道用日历写讲稿的虞书记就不能喝企业赞助的高档矿泉水吗?显然不是。

  值得注意的是引发这场舆论风波的民情民意。节俭是正道,是反对“四风”的矫枉,可是一些地方貌忠实奸,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的,改进作风不能“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这恐怕才是民意焦虑的所在。

  天价培训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动辄数十万元学费的培训班已畸变成某些官员打造人脉圈的“名利场”与“资源聚集地”。比如,北京大学“后EMBA班”,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今年招生形势火爆,已经招满4个班,其中一半是政界人士;学费66.8万元,党政领导干部行政级别须正处级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打着“高官班”牌子招徕企业家的高校和培训机构有百余家,2013年排名前十的EM-BA班,学费最低也要36万元,最高的近70万元。

  官员想提高,想读书,想学习,这是好事。问题是,如此高昂的学费是谁出的?如果是官员本人自掏腰包,学费再高也无可厚非。可是,记者调查发现,官员自己承担学费就读EMBA的几乎没有,目前主要是所任职单位承担和商学院减免。而学校的减免方式也颇耐人寻味,即只要推荐企业家入学,官员学费就能减免。

  不论是单位掏还是学校免,都值得追问。如果是任职单位掏钱,那就是慷纳税人之慨,有滥用职权的嫌疑;如果是校方减免,那这种减免方式本身就是制造官商勾结的天然温床——我们的反腐制度拼命想要划清官商之间的界限,防止以各种方式贿赂官员,可校方却想尽办法把官商绑在一起。这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所说,此类“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奢侈培训会导致公共资源大量流失,应该列入纪委“反四风”的重点监察、打击范围。

  公车改革

  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完成公车改革;2015年底前,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基本完成;2016年底,公车改革全面完成。

  公车改革不是新词,是个老词。老到什么程度呢?20年前,中办、国办联合发布 《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这被视作公车改革的开端。20年间,中央曾启动试点,地方也曾自主尝试,但公车改革困局一直未破。在这期间,尝试了各种办法,效果也参差不齐,其中的阻力和困难自不待言,关注公车改革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改革方案刚刚出台,效果还未显现,不过,可以看出,这一次改革就是要下定决心,啃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对于很多方面的改革,我们常常形容为“任重而道远”,可是,对于公车改革,任重确实是任重,道,却不能远了,一来因为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二来,20年,毕竟已经不短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