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非遗技艺进大学课程多多益善

王洪
2020-01-08 15:39:42  来源:东方网

  寒假临近,各大高校学生都沉浸在期末考试的火热气氛中。对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还有一份特别的期末作业——一幅顾绣作品。本学期上师大开设了全校艺术通识实践课程《民俗文化与顾绣》和《中国丝绣鉴赏》,吸引同学前来学习,在课堂上“穿针引线”。(东方网1月7日)

  非遗进大学,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去年5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顾绣)在上海师范大学揭牌,一学期课程下来,选修《民俗文化与顾绣》课程的同学感慨良多,从女同学感慨刚开始学习还觉得好玩和很简单,学习不同的针法后渐渐感到有点难度,因为有传承人老师们手把手教学,后来反而乐在其中;而男同学则表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从最初的一头雾水到最后完成作品后的满满成就感,坚持下来之后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很有意义且有必要。

  目前上海已建立了73所“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和18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本市“文教结合”的重要项目之一,非遗进高校活动是近年本市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推动非遗保护、宣传和推广的重要举措。但对于上海这座高校集中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言,还需要提高非遗进大学的普及面,包括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努力做到全覆盖广普及。

  非遗进高校是一件新鲜事,也是校园文化的大好事。在大学校园开设非遗课程,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让大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其中,可选择那些好看、好玩、好参与的非遗项目,送到大学校园,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上海过去的文化传统和非遗作为,努力通过贴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上形象丰富的表演和讲解,去培育非遗的大学生基础人群和文化自觉,让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非遗”的受众,了解上海“非遗”的文化内涵,能够在校园中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并得到他们手把手的辅导培训,还可以组建孵化大学生的非遗研习社团,让大学生和非遗传承人结对互动,促使进校园后落地生根,接续传承发展。

  进入新的一年,上海的教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理应在非遗进高校全覆盖进程中,加快速度和力度,开辟在大学传承非遗的新创意,确立申城非遗传承的新起点和新高度,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和优势,可以推广上师大的成功做法,建设一系列与非遗相关的课程,为更多的同学提供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大学生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学习各种非遗样式,更多地是感受非遗的内涵,由此开辟上海非遗传承保护新路径。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只有进行时

    1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保护消费者隐私是必备职业操守

    近日,某航空公司空乘在微博中曝光了多位明星乘机时的个人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座位号、会员卡状态等,引发网上热议,最终该员工被公司做停飞处理。

  • 中工时评:“无证件办事之城”,值得期待!

    据1月5日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如今,在浙江宁波,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没带身份证件也不用跑回家取了。这是宁波市公安局倾力打造“阿拉警察”App的结果。因其实用和便捷,该App一经问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势斩获上百万用户。

  • 中工时评:着力把工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各级工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找准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关键就在于把那些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努力推进工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从而不断巩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各种制度优势,着力把工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劳动关系领域的治理效能。

人物

  • 以平凡铸就不凡

    在过去的一年里,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给我们启迪,给我们力量。

  • 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而捐躯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 “汪峰”一怒,实为正风

    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基层工作要办的事不是小事。要办好这些事,靠的是严实作风,要杜绝的是散漫之风。

  • 马云被借钱反映出什么问题

    马云日前在参加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时发表了一个很短的演讲,称自己在一天内收到了5个朋友的借钱电话。马云没说明借钱人的身份,但最大可能是与他同道的企业家朋友。“不容易”,马云说出的这三个字背后,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年轻的创业企业面临的沉重生存环境。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