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校退费风波折射多重监管问题
鞠实
//www.workercn.cn2017-04-1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西安外国语大学近日发布公告称,正在对超标准收费问题进行整改,已经累计退还学生学费960万元,由于部分学生已经毕业,退费还在进行中。随后,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事学院等院校的学生也爆料,他们所在的高校存在超标准收费,如艺术类专业收取学费11000元,超过物价部门规定的9000元标准。

  由于物价部门监督检查一所高校发现超标准收费问题,进而被责令整改退费,这体现了地方物价监督部门的严肃执法积极作为。但没有想到的是,由此却引发了更大范围高校学生质疑相关高校高收费,不经意间折射出多重监督问题。

  监管“挂一漏万”。一所高校出现高收费问题,引发其他大学生质疑相关高校也存在高收费问题,对此有关监管部门回应“具体问题还在调查研究中,之后会有进一步回复”,这一方面体现了监督部门审慎处理问题的态度,无需苛责;但另一方面,这却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相关监督的不全面,乃至监督检查上的“挂一漏万”。道理很简单,如果有关监督部门对辖区内相关高校监督全面及时,在引发社会大面积质疑时,也就会迅速“掏出干粮就是馍”,无需“具体问题还在调查研究中”。

  事前监管不到位。退费的高校超标准收费发生在2013、2014年度,到2015年才被监督检查发现;被质疑的相关学校相同或类似专业,连续四年都高收费,但到目前被质疑了相关监督部门还“具体问题还在调查研究中”,无意凸显和折射的就是,有关监督部门在相关高校日常收费的事前、事中监督上,是缺失的,起码是不力的。

  事后监督整改不力。2013、2014学年的相关高校高收费,2015年就被监督检查发现出来,但到了2017年才公告退费,这其中也许原因复杂,但很显然,物价等监督部门难逃监督相关高校高收费退费整改等缺乏力度的嫌疑。

  监督服务粗糙。陕西一些高校被质疑高收费,其中原因也许是多层面的,有待相关方面厘清,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有关收费文件中关于相关高校相关专业的界定不是非常的清楚明确,给了不少高校借机混淆、实施高收费的模糊空间,同时也给了不少学生怀疑、质疑相关高校相关专业高收费的可能。

  教育乱收费是一个久治难愈的老问题,也正因为此,包括国家发改委(物价)、教育等部门多少年来不但重视、部署日常的监督管理,而且也是每到秋季开学就要开展全国性的全覆盖式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并要求限期做出严肃处理。遗憾的是,就西安此次曝出的“高校退费风波”看,国家这些严肃的要求和美好的愿望,一些地方在落实中存在着较大的空白。正是由于这些监督服务的缺失乃至空白,才使得国家纠治教育乱收费的美好愿望屡屡遭遇折扣,教育乱收费久治难愈,令人遗憾。

  针对此次陕西曝出的高校退费风波,有关方面应当针对社会的质疑,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查清事实,给质疑者一个完满答复,给社会一个明白的解释。更根本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背后凸显和折射出来的监管和服务不足等问题,深入查找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整改。毕竟,教育收费的良性发展,严格监督执行是基础,只有从根本上补足监督服务不足的短板,教育乱收费才没有随意实施的空间和条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