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孩子豪发红包是开展财商教育契机
龙敏飞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发红包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了,连小学生也参与进来。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州市有些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在微信抢发红包,红包数额少则十块八块,多则数百元,出手阔绰惊呆家长。新的红包攀比风从线下转为线上,家长担心无法监管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当“互联网+”撞见春节,“发红包”便成为流行模式,某社交工具甚至推出“拜年红包”,金额随机,数字吉利,在这样的“大风潮”之下,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们,自然会加入到这样的队伍当中。

  当孩子们在微信群里豪发红包,少则数十元,多则上百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对一些家长来说,便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家长若是不发,自己和孩子则显得没有面子;家长若是发了,则显得有些娇惯与纵容孩子。

  没有人可以躺着赚钱,即便富如马云,也不是从天而降的财富,而是辛苦打拼得来的。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少则数百上千元,多则上万元的红包,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比如广州一小学生春节收红包两万元,高于父母的年终奖,但红包这东西从来都是“有收有发”的,你收了两万元的红包,发的一般都会高于这个数,哪怕“一来一回”损失并不大,但这样“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与财富观带来误导。

  不是世间所有的事情都会称心如意,这样的常识,应该说给孩子听。在发红包这样的事情上,父母就没有必要完全顺着孩子的意愿。

  你发一百我发一千,你发一千我发一万,孩子间发红包的盲目攀比是没有必要的,也会带来不良的负面效应,家长理应及时纠正。毕竟,面子不能当饭吃,盲目的攀比也没有必要,当孩子有了这样的错误观念,家长应该做的不应是顺从或纵容,而应该是讲理和纠偏。

  每一年的春节,无论是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还是孩子们互相之间的“发红包”,父母们都应该注意,并适时给予引导,不能让孩子们打小就有盲目攀比的错误意识,也不能让他们形成错误的财富观。当然,在教导的同时,父母们也要以身作则,自己不要盲目攀比。毕竟,“身教”重于“言传”,父母们的示范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马云2014年曾经说过,“未来10年是变革的时代,是商业的真正时代。”这话未必准确,但商业带给这个社会的变革,却是真真切切的。

  在商业的时代,具备一定的财商智慧与财商知识,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面对“孩子豪发红包”,家长们就应该把这当成一次财商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明白财富“来之不易”,帮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