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苑广阔:新版学生守则接地气守健康
//www.workercn.cn2014-08-04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旧版中的部分内容。如“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不见了。(8月3日《兰州晨报》)

  总体而言,新版“守则”的内容更接地气,更贴近现实,更符合时代的精神与要求。旧版“守则”虽然在内容和精神上显得很“高大上”,但一是距离现代中小学生的生活太远,限制了他们对守则的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遵守;二是其中很多内容确实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与社会有了隔阂,与时代产生了脱节。

  换句话说,不接“地气”的守则可能只是满足了成年人一厢情愿的期待,但却会让中小学生产生距离感,觉得自己很难“够得着”,最终让“守则”成了贴在学校和教室墙上的摆设。而只有“够得着”的学生守则,才会产生对中小学生的指导作用,才会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帮助。

  旧版“守则”中有诸如“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内容。因为多数情况下的见义勇为,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对未成年见义勇为者带来伤害,让悲剧扩大化。那么这样的时代文明与群体理性,不但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更应该体现在与中小学生密切相关的“中小学生守则”中。

  再说新版“守则”接地气的一面。在“护健康”这一条款中,有“控制上网时间”的内容;在“护家园”这一条款中,有“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这些内容可以说既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潮流,同时又和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必将对他们产生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但是,新版“守则”也非尽善尽美。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把“小学生”和“中学生”区分开来,其适用的对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不管是学生的身体年龄,还是心理状况,都显得跨度太大,不够科学。所以如果把“学生守则”细分为“小学版”和“中学版”,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体和心理特点做出不同要求,那就更好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