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张树伟:为了好的教育“一路狂奔”
//www.workercn.cn2014-04-18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学生仍保持着对学问、理想和正义的追求:一种或许被掩藏在内心的朝气。教师要成为激活这种朝气的人,这是教师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了北京一所民办小学“疯狂升学”的场景:近2000位孩子及他们的家长,挤在现场候考。我们知道,民办教育的环境虽然日益好转,但仍处于低谷,就办学质量而言也是如此。我们抛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等诸多方面造成学位结构性的失衡不说,民办小学能够如此吸引家长值得深思。我们要看它们能否为家长、为整个优质学位紧缺的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排队等待面试似乎还不算疯狂,更疯狂的是疯涨的学区房价格和家长为上重点校所作的种种努力。比如《北京青年报》报道了一个隐蔽的“择校黄牛”群体,在家长和名校之间牵线搭桥,收取高额择校费。没必要去讨论择校费是不是如官方所言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人们对好的教育的追求是不容置疑的。但那些重点校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估计有些家长并没有想清楚。而且,孩子并不是交给名校就算“功德圆满”的,家长同样担负着培育好的教育的责任。问题在于,我们似乎还未想清楚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对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并不是那么底气十足,甚至,我们连自己要为什么努力都不够底气十足。围绕着我们的似乎是各种各样的焦灼感和不安全感。或许没有沉静的社会作为土壤,好的教育只能是一种想象。它存在于我们的欲求当中,但在现实中却显得支离破碎。

    可叹的是,当家长为他们想象中的好的教育而竭尽所能时,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却又不知路在何方了。比如,电子小屏幕和教师的黑板争夺学生注意力的现实让很多教师困惑。这似乎成为一些高校课堂常见的一幕,教室里有很多“低头族”,忙着网络聊天,刷微信。

    有些教师被逼急了。前几天,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青年教师沙龙上,部分教师要求学校关闭无线网络,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的提议并非毫无道理,而且确实有不少学校这么做了。比如关闭无线网路,上课时采取“人机分离”的强制措施把手机集中存放在某一处等等。

    这些措施,的确会有临时效果,但这种效果的持续性值得怀疑。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考虑得更长远。他说,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要找到在21世纪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做好教育创新的根本方法。

    是的,我们缺乏的是好的教育:有创新的、有活力的、能够激发学生内心隐藏的向上与向善动力的教育。人们对好的教育总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可谓“一路狂奔”。

    这话是有出处的,媒体报道,西南石油大学的数百学生为听罗平亚院士的学术报告,挤破了思学楼A114学术厅的大门,改到图书馆学术厅后,同学们一路狂奔跑向图书馆,结果连图书馆学术厅的铁门也被挤破了。

    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学生对学问与学术的渴求。的确,我们的大学生并没有像很多人痛心疾首的那样,成为混日子的人。相反,他们仍保持着对学问、理想和正义的追求:一种或许被掩藏在内心的朝气。教师要成为激活这种朝气的人,这是教师的责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