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大 林:为救人的公益善举 输入正能量
//www.workercn.cn2014-08-12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江城有支民间救援队,每天喝自带的水奔走在江边,只为守护江中玩水的市民。他们曾一天救起9名遇险者,3年来共有200多人因他们的及时救助而生还。

  这条消息让人感慨、感动、感佩不已。生命诚可贵,为守护、拯救生命而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的奉献精神,更加难能可贵。炎炎烈日之下,我们享受着空调的凉爽,他们却为不放过每一例生命的险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与高温炙烤艰难较劲。即便是职业行为,能做到这样已是上乘的表现;作为纯粹的义务之举,堪当“功德无量”之誉。

  武汉人是有个性的,民间救援队就是又一种鲜明佐证。大气而豪爽,去虚而求实,那些具有重大价值意义的事,即使于个人无所回报,总有人毫不犹豫心甘情愿去做。说是追求卓越、敢为人先也可以,但称之为响应内心的呼唤,或许更贴切、更实在。在武汉,尽管有禁令、有劝喻,可成千上万的市民还是挡不住亲水戏水的诱惑,要去江中消夏避暑。这是市民生活、也是民风之一,救援队的存在,是爱水市民的福音,也是危险时刻挽救生命的“救生圈”。

  救援队救了数百人,也许只是觉得做了应该做的事。但作为一座城市,应该对此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将一项功德无量的公益善举,仅当一般的好人好事等闲视之,任其自生自灭。总结民间义务救援的经验,正视个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悉心呵护一项关乎生命的公益善举,让其更好地造福市民生活,便成为理当认真对待的课题。

  这是一个志愿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向他人向社会提供义工服务。自觉自愿、不求回报是特征,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公益事项都不需要适宜的条件。为人指指路,发发公益传单,维持公共场合秩序等,可能这类志愿服务所依赖的条件相对有限;像水中救人这种颇有技术含量的义举,有些条件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施救者娴熟的泳技、充沛的体力,顺手的救助工具,以及社会氛围给这种义举应有的认可与心理慰藉。

  遗憾的是,一边是救助了众多生命的无量功德,一边却是公益义举缺乏来自社会正能量的回应。据报道,竭尽全力的救援队,始终面对着水上公益救援的三大难题:贴钱做公益的困窘,救援物品没有存放点,志愿者买不了人身险。毫无疑问,如果三大难题迎刃而解,公益救援将更加有声有色,这条水上生命线也会更加结实牢靠。

  当社会一直笃信生命价值至上,当志愿者们如此克勤克俭、无怨无悔地守护生命,我们真的不好意思说“三大难题”有多难。也许,难就难在心中有道坎迈不过去:做志愿者是你们自愿的,有什么难处也得由你们自己扛着。所以,相关的单位、部门,乐得做个心安理得的旁观者,谁也不愿上前帮一把。

  上前帮一把,一项守护市民生命、积聚城市温暖的公益善举,就会不断前行、发扬光大,所谓城市精神、市民品格,就会添加温暖厚重的本色。就“三大难题”而讲,需要我们做的其实并不多。慈善机构完全可以做到,不多的资助就能让志愿者免去自掏腰包(购置救生器材、降温饮水)的困窘;沿江众多单位完全可以提供存放器材的方便,使救助更加迅捷有效。志愿者为救他人生命挺身而出,但其生命的尊严及其可能的意外与后顾之忧,同样需要得到合乎情理的关照;那么多的国营保险公司,就没一家愿给他们办一份人身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