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朱昌俊:不必放大教授跪爬践诺的“意义”
//www.workercn.cn2014-01-07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2014年第一天,法学教授范忠信在杭州南湖边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了一公里。一年前,这位法律史学界的学者,在个人微博上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1月6日《北京青年报》)

    知名教授,跪爬——身份和行为反差让人联想到“行为艺术”式的表达。不过范忠信本人并不这样看,“丝毫没有想到什么艺术,只想到履行诺言,实行自罚;附带表达愿望”。窃以为这样的目的表达,更接近于常识与事实。

    从最初那条“预言”微博来看,也很难说具有“倒逼”目的。恐怕更多只能说是一种对于彼时改革形势的估计。回过头看,恰恰是预言的失败,反倒被赋予了更多的“倒逼”和“呼吁”改革的意味。人们将范教授的个人初衷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是因为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社会,我们更期待类似范教授这样的精英、学者群体,介入公共事务。

    有人称范教授“言必信,行必果”,更多的人则称他这种行为是对改革的另类建议。不难理解,鉴于其长期以来在微博舆论中所扮演的身份,这种行为难免被过多赋义,甚至被当成是呼吁改革的代言人。在改革时代中,这或许是舆论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需要看到,一个法学教授在改革浪潮中又能够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网友为范教授行为的点赞与赋义,说明对于改革,舆论普遍存在表达欲望和期待。但将改革的表达过度寄托在个别人身上,又在反证着改革表达和参与机会的稀缺。于是也就不奇怪,现阶段的改革吁求不仅有建言的渴求,而且有参与的盼望。在正常的改革氛围中,舆论对于像范忠信这样的教授,显然应该有更高的期待,比如希望他们介入公共事务,以专业建议参与改革,不应该限于在微博上的表态。

    范忠信的践诺被当成行为艺术,恰恰说明我们离“每个人都应该是改革参与者”的改革语境还有距离。而作为特殊条件下的特殊表达,类似的学者或说名人举动,都必然触及的一个改革命题是,在网络社会,随着改革呼声与表达欲望的强化,类似这样的改革表达,无疑会更多,那么,官方该为合理诉求的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并从中凝聚改革的动力与共识。

    当然,就范教授本身的行为而言,过度放大其“意义”的一面或者称之“不可取”,都无必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一切,或许才是严肃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现阶段民间的改革呼声和学界的行为状态而言,我们仍缺乏这样从自己做起,从践诺做起的个体,而事实上,它更接地气,也接近“人人都是改革参与者”的起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