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和法堡:免费项目变收费
//www.workercn.cn2013-12-06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消费者以前习惯的一些银行免费服务近期正悄然变化。继农行12月1日起开始向客户收取短信通知服务费后,兴业银行也将从明年起对IC借记卡开卡和换卡进行收费。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则将对日均资产不足5万元的金卡客户收取每卡每月10元的账户管理费。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也就是说,讲求诚信应该是商家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素。就此而言,既然是一些本来完全可以免费的服务,银行就应该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而不是口是心非,出尔反尔,照收不误。

    遗憾的是,让消费者空欢喜一场之后,有些银行又“旧病复发”般依靠乱收费“躺着赚钱”,把消费者当作钱多人傻的冤大头,更使自己再度陷入不仁不义之诚信危机。想想也是,如此不讲信用,对消费者而言,不过是损失点“毛毛雨”,但对于银行来说,可能是得不偿失,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为,突然把免费服务变成收费的做法,无异于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也违反了相关政策规定,必将受到监管部门的严令禁止。再说,银行这种新一轮乱收费的抬头,无形中放大了银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负面影响,换来的肯定是消费者用脚投票,不利于培育自己的经营市场,甚至会丧失市场。所以说,这种地地道道的短视行为,可以混过一时,但决不会混过一世。

    当然不难看出,银行免费项目之所以恢复收费,正是投机取巧、钻营倒把、坑蒙拐骗的“奸商意识”结出的恶果。不可否认,对银行乱收费问题,比如ATM跨行取款费、小额存款管理费、打印账单费等银行收费项目等等,尽管监管层曾多次出手整治,但不知何故,就是不见成效,有的银行业不规范经营甚至愈演愈烈,重创了公平正义原则。

    毋庸讳言,要治理行业乱收费行为,让银行真正做到信用为本,诚实不欺,光靠银行的“良心发现”和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监管层要敢于碰硬,对违规乱收费现象重拳出击,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