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班农的底层逻辑与人类文明发展大势背道而驰

张锐
2019-05-24 09:23:50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给中国罗列了知识产权盗窃等“六大罪”,借机煽动美国对中国采取极端立场。班农的指责黑白颠倒、逻辑混乱,当然不能代表美国的主流民意,但我们仍然要思考,为什么班农及其代表的美国极右翼会四面出击到处树敌,极端到歇斯底里丧失理智,究竟是什么样的底层逻辑导致他们的认知扭曲,以至于丧失现代文明的基本立场?澄清这一问题,对我们采取正确应对之道,坚定自身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指出,班农现象是美国深层结构性矛盾的人格化具象,正是资本的逐利本质导致了美国的国内矛盾,但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吹鼓手的班农却有意掩盖这一事实,无耻地将中国作为“美国中西部工业空心化”的替罪羊,得了便宜卖乖的虚伪人格暴露无遗。这种分析确实在整体上深刻揭示了班农现象发生的机制,但我们还想在此基础上指出另一更为直接的思想性因素,即班农对“绝对敌人”观念的发现和运用,这是决定他所有政治思想和言行的底层逻辑。

  通过分析班农的公开言论可以看出,他的绝对敌人主要具备3个特点:其一是精神邪恶。在他的这套理论体系中,一般意义上的敌人是由现实的物质利益或权力冲突造成的,但绝对敌人的出现在根本上却并非由于现实原因,而在于超现实的精神层面,即对方所持有的一整套信仰系统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模式和制度机制与我不同。因为我的信仰是绝对神圣纯洁的,与我不同的你就必然是无比邪恶的。班农将整个伊斯兰文明视为“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污蔑中国是千百万人被囚禁的劳改营,是“自由美国”的反面,就是这一逻辑的典型表现。其二是极难和解。由于绝对敌人之敌对是出于超现实的精神原因,就不可能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和解,只要你还是你——你的信仰、行为和制度的集合,那你就是不可原谅的。班农对内誓与传统价值的背叛者做斗争,对外煽动号召美国与伊斯兰文明进行生死决战,对中国采取绝不妥协的极端立场,正属此列。其三是持续存在。一般而言,人们都是以追求敌人的消失和不再出现为目标,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制造敌人,但班农则不同,他把敌人视作自我存在发展的根本前提,丧失了敌人也就丧失了自我确认的边界和根据,因此一旦现在的敌人消失,那就必须立即创造新的敌人。

  以绝对敌人为逻辑原点分析班农的政治操作,可以清晰见到其整体思路,即首先自命为西方传统价值的忠诚守护者,占领道义制高点,再通过确认和批判传统价值的内部背叛者——“裙带资本主义”和“世俗资本主义”,使自己另类右翼的政治身份鲜明化、流量化,接着为了更彻底地煽动并收割民意,班农还将绝对敌人逻辑运用于其对外战略,散布西方文明正处于一场对抗“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全球战争的开端,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敌人等言论。班农的“鹰派”做法可以一时在国内博取爱国者的美名,但长远看这种做法不会为美国人民带来福祉,反而会带来灾难。这根本上是由于绝对敌人逻辑是一种野蛮保守的思想陈迹,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势背道而驰。

  首先,它是一种阻碍平等的霸权思维。它把自身特殊的信仰系统说成是普遍的,再依靠强力把这种普遍性推广成唯一性,强制其他国家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做法由此滥觞。其次,它是一种拒绝开放的封闭思维。它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视为最神圣的存在物,而将其他都看作是残次品甚至是邪恶的化身,这就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别人任何长处,遑论学习借鉴。再次,它是一种反对共赢的零和思维。它追求永恒的斗争,即使是一种互惠共赢的相处之道,也不在它的考虑之内,因为根本上它所追求的是天上的抽象信条,而非生活在大地上人民的幸福,所以即使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最后,它还是一种色厉内荏的“纸老虎心态”。表面上班农之流以救世主自居,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但这恰恰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极度不自信,只有抱有深深不安全感,不能自足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意义,不能自信地把握本民族命运的人,才会整天想着靠威胁和征服别人来证明自己。在平等开放互惠已经成为世界文明国家共识的情况下,班农不仅没有认识到绝对敌人思维方式的不合时宜,还以之为武器到处煽风点火,妄想做全世界民粹主义的精神导师,正如一战后德国纳粹借助国内矛盾上台一样,班农也只不过是妄图利用美国劳工和中产阶级的失望情绪上位,终将被美国和世界人民抛弃。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班农之流的杂音阻止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也阻挡不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洪流,他们越是歇斯底里、嗡嗡乱叫,我们就越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受干扰,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坚毅实干的精神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作者:张锐,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讲师)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还想“防火防盗防记者”,没用!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出现。引起我们思考、质疑、不解的是,为什么还有人在把防记者当做一项重要工作?实际上,严防死守记者,不如防治一下自己内心的不思进取。

  • 中工时评:城市改造要留住记忆也要面向未来

    在安徽黄山市,一场关于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是否应当在城市改造中保留的争论,引起舆论关注。徽州地区是黄山市成立前的当地行政区域名称,文教局老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起的二层青砖瓦楼,有专家认为老楼应当纳入保护,但也有人认为,仅仅60年历史的建筑物,不能算古迹。

  • 中工时评:竭诚把职工的忧心事解决好

    今天的工人日报消息:吉林省总于近日下发通知,倡导全省各级女职工组织因地制宜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帮助女职工减少生育后顾之忧。省总将拨专项资金30万鼓励开展试点工作。

  • 中工时评:当四分之一的进城农民工家中有汽车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报告》,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较上年大为改善,在拥有各类生活设施的户占比中,能上网的占到92.1%,有洗澡设施的占到82.1%,有独立厕所的占到71.9%,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的同样占到六成以上,更令人惊讶的是,包括经营用车在内,近四分之一的进城农民工家中拥有汽车。

人物

  • “罪倒”袁仁国,佳酿缘何成“苦酒”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省监委对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原副书记、原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距离袁仁国从茅台公司董事长职务卸任仅仅只有一年时间。

  •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王琳娜:在候车室奔跑的追梦人

    2002年,王琳娜从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毕业进入北京西站,经过考核,幸运地成为“036”候车室的新成员。“036”原是20世纪70年代北京北站客运服务员李淑珍的胸牌号,她一颗真心、满腔热忱,让所有人称道。1999年,北京西站将服务重点旅客的专用候车室命名为“036”候车室。

  • 加强青少年控烟不妨拿王源“开刀”

    王源被曝5月20日在餐厅聚餐时抽烟,引发大量关注。21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在官微上表示,正在进行核实调查,如属实将依法处罚。下午,王源致歉。北京市控烟协会表态称,公众人物应承担社会责任。

  • 王宁: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1936年出生的王宁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她从《说文解字》中发掘出“小篆构形系统”,创建了“汉字构形学”与“书写汉字学”;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贡献突出,领衔研制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年过八十,她依然奋斗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