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 云:抗震小英雄拍戏 该不该“伤林浩”
//www.workercn.cn2014-09-22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那个英勇救人的小英雄林浩吗?当年那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了。成名后,林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导演向他抛出橄榄枝,他短短几年拍了多部影视剧。林浩演的戏大家都挺感兴趣,不过本该是学习的年龄,却早早地拍戏挣钱了。(9月20日《金陵晚报》)

  小小年纪,拍戏挣钱,确实与传统的价值观、成才观相抵触,可是,也不必当“ 人”,一是林浩依然是个学生,即便不是“以学习为主”;二是“戏如人生”,拍戏过程中的历练,同样是一种学习,可以收获很多。

  李连杰是“靠拳头打出一片天地”,不认识字,未上过学。李连杰坦白承认自己是文盲:“小时候我每天练功八小时,就是不让我们去念书,只是不断练功。”进入影视圈后,平时拍戏的剧本,李连杰全是由助手朗读出来,然后牢牢记住,相对于其他艺人来说,李连杰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然而,这并未影响李连杰的成功——从习武之人向影视人转变,从影视人向慈善人转变……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中国教育出现过“丁俊晖现象”。夺得斯诺克世界冠军之后,丁俊晖曾讲过这样一番话:“读书有啥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当时,便有人总结出丁俊晖父子演绎的“读书无用论”带来的启示:成才之路并非只有走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一条路,而是成才之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丁俊晖的成才之路并不能证明读书无用,恰恰说明,“读死书”“死读书”可能是个“死胡同”。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主流,不能撼动,也不会撼动。但是,是不是允许“支流”的存在?高考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弱化高考的指挥棒功能,就是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象。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求知的认识,应该更宽泛一点,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与传统的求知方式,只有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育才能正本清源,大教育才得以实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