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高温下的铁路精调师
//www.workercn.cn2017-09-06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① 改道作业一组班长付华伏在地上观察轨道是否平直。

  图② 改道作业一组的员工在用轨距改道设备对轨道进行精调。

  图③ 改道作业一组的员工在精调轨道后实行二次检查。

  8月的贵州省息烽县中岗坡,骄阳似火,暴晒在烈日下的钢轨,温度已接近40℃,摸上去很是烫手。此时,成都铁路局贵阳工务段线路改道作业一组的20多名职工,正冒着烈日对渝贵铁路的轨道精确调整。

  走在最前面的是作业班长付华,虽已53岁,但干起活来,付华丝毫不输给年轻人。他拿着电子道尺,一边弯腰测量轨距,一边用粉笔在轨枕上写下了数字0.20。“这是每根枕木轨距误差,说明轨道调整偏移误差0.2毫米,在0.5毫米之内都算合格。”现场带班人员吴必文解释说。

  据了解,普速铁路的误差范围用毫米来计算,但在快速铁路和高铁上,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也就是0.1毫米范围。但是改道作业一组将数值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二位。

  “轨道偏移通常不大,一般情况下很难用肉眼辨别出来,但运行在快速铁路上的列车速度快,小小的误差,不仅会影响乘车的舒适感,还会埋下安全隐患,所以马虎不得。”据付华介绍,他们每个小组每天要精调大约100米长的线路,测量轨距上千次。“我的愿望就是,等这条线路通了,一定要坐一次这趟线上的高铁。”被汗水浸透衣服的付华笑着说。

        本报记者 吴秉泽 通讯员 黎玉松 倪 凌摄影报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