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强:只为成功想办法
//www.workercn.cn2017-04-27来源: 中工网——《山东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4月17日,今年43岁的陵城区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细纱车间保全工段长李强正在双手拿着扳手聚精会神地校正细纱机锭子水平。“李强是一个普通保全工,他为人厚道、工作扎实,从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方法。8年来,由他创新、实施的笛管整形工具、笛管卡子改形、高效下肖撑片改形等310多项技改项目,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20多万元。”陵城区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方初高兴地介绍说。

  李强,1974年8月出生,1993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进入纺织行业,2009年3月来到陵城区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任普通的保全工,201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公司细纱车间保全工段长、车间副主任。该公司是在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李强也是在这一年踏进了里该公司的大门,当时他只是车间的一名普通的保全工人。“奉献有回报,汗水出成绩。在工作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要用这种魅力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产业工作中,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李强说。

  2010年12月5日,已是晚上10点多了,由于车间设备出现突发故障,造成停台,需要立即进行修理。当接到车间电话后,李强立即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顶着刺骨的寒风来到车间。经查看车头内部的齿轮打坏了许多,因为车头内比较复杂,齿轮相互咬合,经过反复的琢磨,他慢慢的一点点的把齿轮从车头内部全部拆卸下来,足有二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轴套,车头只剩个壳,修理起来难度相当大。通过琢磨和思考,直到第二天的凌晨6点半,终于把所有损坏的齿轮都更换完毕,看着修好的设备,他没有熬夜的疲劳和加班的牢骚,而是感到十分高兴,很有成就感。

  为了尽快掌握新机器的各项属性和功能,全面了解细纱机的“脾气秉性”,李强不断学习,点滴积累,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公司先进机器的各项操作原理,各种专业名词张口就来,纱线的粗节、细节、棉结等指标的产生原因、疵点的来源及解决方法,更是烂熟于心。他的点滴积累,为纱线质量稳定打下基础,2011年经过专业技术考核,李强被聘为公司的三级技师。

  在长期的维修工作中,李强发现纺机网格圈拆卸费时费力,经过钻研,他自制了一套工具大大提高了网格圈的拆卸效率,而且减少了损耗,深受保养工的称赞。他改造的保全工具车,杜绝了油污对纱线的污染;利用车间废料制造的叶子板限位块,提高了调节叶子板高低的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李强连续两年荣获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2013年,车间要增加规模,新装16台细纱机,联系好的外援队都“爽约”了。没办法,李强把心一横:自己干!他钻研绘制设备基础中心线,科学预留场地排风口,达到有效降低电机热量,缓解高效牵伸产生的负压风。安装过程中每个人都全力奋战,加班加点,在保证保全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他们创造了6人单车/3.5天平地起车的安装速度,该速度在集团各公司位数前列,提前完成了安装任务。

  李强把“设备正常运转,纺出客户要求的产品”作为工作的使命,全心全意为每台设备提供精致的维修保养服务。他带领保全队员每年开展A类设备维修340台次,B类维修690台次,设备清洁扫车8400多台次,飞轮加油957台次,提高了细纱的运转效率和产量,为设备突发故障提供及时维修,有效地为生产保驾护航。2016年纱线总产量达到16870吨,同比增长10%。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李强连续两年荣获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穆修奇 任晓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