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我用大脑去劳动(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4-2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何南在书房陈 红摄

  作家

  码字者都是苦行僧

  ■ 陈 红 北京 图书编辑

  我先生何南是一位作家。我没见过其他作家伏案写作的辛勤,但我清楚地知道他在电脑上敲出一篇篇文章、写出一本本书的过程;我不曾亲历其他作家为写好一个故事沉入生活深处的痴迷,但我有过陪先生寻找灵感、积累写作素材的经历。

  2015年,为了一个长篇小说系列的写作计划,我们一起驱车上千公里,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积累素材,寻找灵感。在记录下先生青春岁月的那个大院里,他久久地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然后一级级走下来,又一级级登上去,反复多次,孩子似的,仿佛当年的岁月又注入心灵。他走遍了老单位的每个角落,和遇到的每个旧同事交谈,忘记了时间,直到夜晚降临。

  去年,这个系列的第一本小说出版了。短暂休整之后,他又开始了第二本的创作——列提纲、查资料、采风、写作、修改……一如四季的轮回,周而复始。

  想起苦吟诗人贾岛的两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不由得想起我先生写着写着,一个中年大叔,没来由地掉泪,边流泪边继续写……原来是被笔下人物的命运招惹的。

  有时我给他打电话,提醒他吃饭。他忽然说:“又该吃饭了?不是刚吃过吗?”电话那端,我能够想象出他意外的样子。原来,专心于一事之后,其他真的已不复存在,陈景润走路撞树,王羲之吃馒头蘸墨的古今传奇所言不虚!

  为了敲定某一场景或情节,有时要做数次修改。改多了,也烦;满意了,又喜形于色,超浅薄的表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岂一个“苦”字了得!

  而我自己,作为一个出版人,一时间竟模糊了工作性质的界限,不知道所从事的是不是脑力劳动了!说不是吧,我责编的任何一本书问世的全过程,甚至一字一句都凝聚着我的心血;说是吧,体现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的“脑力”又很“另类”,因为这本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于是,对于我的工作,我只能权且以非体力劳动称之。但不管是不是脑力劳动,我都不敢放松要求,因为每个字都是作家绽放的智慧。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