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法官姐姐”何伟群照亮失足少年心(图)
//www.workercn.cn2016-06-02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捕捉案件细节 融化情感坚冰

  何伟群在审理少年小瑞盗窃一案时,细心的她通过阅卷得知,小瑞的父亲因犯罪服刑期未满,在儿子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竟没有出现过。案件受理后几天,何伟群了解到,小瑞的父亲刚刚出狱,她通过其他亲属联系上了小瑞父亲。

  当这位略带忧郁不愿说话的父亲来到法院时,何伟群敏感地意识到,不能让这位父亲有过重的心理包袱,毕竟他已经服刑多年才刚刚出狱,现在自己的孩子又涉嫌犯罪,压力对他来说或许够大了。于是,何伟群很自然地和父亲聊起了小瑞,并尽量避免提出特别具体的问题,防止因父亲对孩子不了解,从而回答不出带来的尴尬。

  当她向小瑞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帮他办理赔偿事宜时,小瑞表示没有可联系的人,此时何伟群表示他父亲已经回来,可以联系。当父亲真的出现在小瑞面前时,小瑞却转过脸,一言不发,父亲说任何话,小瑞都不回应。

  何伟群看到这种情形,没有继续谈话,而是让父亲先回家。虽然当时没有化解父子心中的疙瘩。但何伟群知道,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不可改变的,但儿子对于父亲的埋怨也带有着对于父爱的期盼。她意识到,赔偿问题成了一个影响孩子量刑多少的关键,更成为父子重归于好的契机,通过赔偿可以让小瑞重新感受父亲压抑的亲情。

  经过多日做工作,小瑞的父亲终于在自己温饱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为儿子凑足了赔偿款。庭审时,她提示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小瑞进行教育感化,在自己进行法庭教育时,则将筹钱过程中父亲所做的努力详细告知小瑞,并以此为切入点赞扬父亲人性中的优点,鼓励其向父亲学习,做个有担当的人。

  听完何伟群的话,小瑞禁不住潸然泪下。在庭审最后,法警即将把小瑞带离法庭时,他回头对父亲说了一句“注意身体”,小瑞的父亲也没有按捺住内心的感情,顿时留下了眼泪。

  “法官姐姐”上线 用心滋润少年

  在试水新媒体、强化司法公开的道路上,怀柔法院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11年,怀柔法院就开通了北京法院系统首个官方微博。

  在“法官姐姐”上线前的筹备期间,牵头人何伟群意识到,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以网络化的语言与网友进行交流互动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号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何伟群一方面和团队曾先后四次前往检察院、团区委等地,学习运营公众号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何伟群开始恶补新媒体知识,还特意更换了一部智能手机。从发布内容的选择、法律语言的网络体转化,再到微信号的后台操作、绘图软件的使用,现在的何伟群,已经可以熟练使用各种画图软件。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未成年保护的案件资源,何伟群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从事未成年保护的优秀法官,当听说“法官姐姐”微信号的开通定位,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素材。

  通过身边的案例、新颖的形式、时髦而不失温馨的语言,“法官姐姐”解答了孩子们花季青春中的迷茫,打开未成年人成长途中的心结。

  北京晨报记者 黄晓宇/文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新闻链接

  “法官姐姐”成靓丽名片

  2015年6月1日,在北京市高院、怀柔区团区委的关心下,怀柔法院公众号“法官姐姐”正式开通。公众号共设置了“青春旋律”、“姐姐说法”和“关于姐姐”三个子栏目。一年来,怀柔法院未成年审判团队已经把“法官姐姐”打造成了未成年审判的一张靓丽名片。自开通以来,“法官姐姐”推送主题内容共计86期,获得了大量网友关注。其间,何伟群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未成年审判的案件情况,编写了一百多则的普法案例,并通过漫画的形式予以展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