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院长李锋用双手耕耘医学沃土
//www.workercn.cn2015-04-28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大爱无疆的金牌好医生——

   “无论何时,只要患者需要,我都会及时出现在病床前”

   人们说,李锋是一位放不下手术刀的院长。事实也确实如此,从医30年来,即使是担任医院领导职务的10余年间,他从未离开过他挚爱的医疗岗位,以精湛的医术为数以万计的病患解除痛苦、带来温暖。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时任市三院副院长的李锋临危受命,率领1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石家庄市第一支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震后第二天奔赴灾区投入紧张的救治之中。面对连续手术、睡眠不足、饭菜营养不足等困难,冒着频频发生的余震的危险,忍受着日晒雨淋、蚊虫叮咬的恶劣环境,李锋带领大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奋勇救治伤员。在灾区的18个日日夜夜里,医疗队成功地诊治各类患者740人,其中危重患者324例,实施手术89例,实现了手术患者零感染、零伤亡。

   当他在前线的防震棚里,接通了12岁的儿子从家乡石家庄打来的电话时,敞开的感情闸门再也控制不住了。孩子一声“爸爸,您放心吧,家里的事有我呢!但是,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别太劳累了……”耳畔倾听着孩子饮泣的稚嫩童声,想想身边受灾同胞儿童的惨状,扑簌簌无声的泪水在他的脸颊上滚淌……

   随着手术患者的减少和大量术后患者的转出,李锋又带领医疗队,不顾疲劳、不顾危险,分批赶赴重灾区德阳市的汉旺镇、九龙镇、什邡市和安县,先后8次深入重灾区进村、入户巡诊,深入工厂、学校、乡村、田间,为灾区群众宣讲卫生知识,提供医疗服务,送医药和食品。在两次护送33名灾区伤员时,他昼夜巡查,与伤员谈心,消除他们顾虑,使伤员安全顺利抵达石家庄。就这样,李锋带领医疗队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成为河北省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中救治患者最多、实施手术最多的医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得到卫生部、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2008年度感动省城十大新闻人物。

   “作为一名医生,我始终将建立创伤病人快速救治通道,解除患者骨科疾病困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李锋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0年来,他已成功地做了万余例骨科手术。在给患者做手术之前,他会提前来到手术室,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做好心理安慰,有条不紊地做好手术前一切准备……这些在别人眼中看来很平凡很不起眼的小事,李锋却始终如一地坚持了30年。“只要在市内,不管雨雪风霜,无论休息还是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我都会及时出现在病床前。”对此,他如是说。

   生命无价,大医有情。曾经有一个车祸患者,除了有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胸腔积血外,一侧上臂粉碎性开放性骨折,该侧整个上肢感觉运动丧失,没有脉搏。接诊患者时,他刚做完其他手术,已是上午11点。但患者伤情严重,时不我待!他请来正在午休的医生紧急做彩超,核实后将锁骨段切,终于找到损伤的血管,及时吻合了损伤的大动脉。

   医者父母心,真情换真情。曾有一位25岁的女青年,患上骨盆软骨肉瘤,整日被剧痛困扰,双髋不能活动,到省内外多家大医院就诊,得到的意见是将半个骨盆连同一条腿截除。病人心理上接收不了这样残酷的结局,说要是这样她就去死。将心比心,李锋于心不忍,在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一些专家后,决定对她进行局部热疗+局部化疗+全身化疗。经过治疗,手术后病人疼痛明显减轻,3个月后双下肢已能行动自如,半年后X光片显示,该患者瘤体缩小硬化,身体逐渐康复。这也标志着此治疗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医者健康所系,患者性命相托。有一位7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后因骨折疼痛频发心肌梗塞。他的几个子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起找到李锋,请求他为老人实施手术治疗,并含泪写下生死状,声明老人发生意外与医院及医生无关。当时,许多专家都认为风险太大,病人很可能出不了手术室。但为了挽救病人,李锋请来麻醉科、心内科、ICU等相关专业专家一起会诊,制定方案,请心内科主任全程监护手术,使病人手术顺利完成,骨折端不再刺激发生疼痛,心肌梗塞不再引发。

   精益求精,医德为天。李锋不仅在医院里、科室里兢兢业业,而且还经常下到基层上门医疗,每年至少两次参加到农村、山区的义诊。在卫生下乡期间,他曾数月吃住在基层医院,与当地医院工作人员一起打井,一起劳动,一起抗旱抢险;走村访户,热情为山区人民看病;深入对口帮扶的新乐市沙井村,帮助该村硬化村内4条主路及6条辅路。他被老区群众淳朴天性所感动,被基层医务人员勤奋好学所打动,积极培养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改造当地手术室,开展新技术、新手术,得到当地医务人员和群众的爱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李锋的言传身教下,三院人践行着“做圣洁天使 让百姓放心”的誓言,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开展便民、惠民活动,已经蔚然成风。

   医者仁心铸大爱,岁月无声筑心碑。面向未来,作为共产党员,李锋自觉事业还任重道远。他说:“每一位三院职工心中都有‘三院梦’。凭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锐气蓬勃的发展势头,三院人努力办好患者满意医院,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信心和能力成就梦想!”(李小洁  史晓芳  张敏)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