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刘希娅:倾力教改不忘建言(组图)
//www.workercn.cn2014-12-29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教育就是影响,六年会影响到孩子一生”

  在谢家湾小学大门左边,一块近三吨重的“三峡石”上,刻着六个大字“六年影响一生”。刘希娅介绍,这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孩子在0至5岁期间,初步的性格已经基本形成,比如胆小、内向、逃避责任等;6至12岁期间,对性格的调整以及固化有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重要。“教育就是影响,这六年会影响到孩子一生。”

  通过开发与整合,刘希娅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首先是国家课程规范化。老师们自觉杜绝占时上课、违规补课、划分主科副科的意识和行为,各个学科都均衡地得到重视和发展。其次是地方课程本土化。结合重庆市的特点,各年级开设了《生活礼仪》《巴渝风》《军营生活》等本土化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三是校本课程多样化。以孩子的个性需求为目标,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引进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才进入课堂。

  “关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刘希娅介绍,有一次她在走廊上看到孩子们很开心,就过去问:“为什么这么开心?”孩子们说:“今天这位同学过生日,我们都在为他庆祝。”刘希娅就说:“不好意思,校长没带礼物,让我抱一抱好吗?”这个孩子很开心,其他的孩子们看见了,都想让她抱抱。

  刘希娅认为,很多细节都是教育孩子的契机。要搞好中国教育,教师、校长一定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谢家湾小学有一项硬性规定:老师、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首先向孩子问好。刘希娅说:“我们提倡尊重从问好开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为什么成年人不能先向孩子们问好呢?”

  2014年2月底,谢家湾小学开学,孩子们发现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这些课程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类课程。这五类课程被称为“小梅花”,设计者就是校长刘希娅。

  变化的不只是课程表,还有时间。这五类课程,全在上午教学,下午,全校学生则参加自由选修的社团活动,比如烹饪、剪纸、二胡、跆拳道、拉丁舞、航模等。

  上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上学第一天,孩子们在音乐教室里学古诗词,下午,有的孩子就进入了厨房般的教室学习烹饪。放学时间到了,有的孩子还不愿回家。

  “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把握住了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目前已经走到改革的前沿领域,其经验令人鼓舞,值得肯定。”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对该校的课改如是评价。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