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彦军:23年如一日 照顾失明岳父
//www.workercn.cn2014-07-25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推荐者说

   在冀中股份葛泉矿,王彦军被工友们称为“孝义”矿工,工友们说:“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彦军这个女婿,少说能顶一个半。”

   妻子也感激他,“他辛苦,我心疼,为了家里这些年他受了不少累……”

   他自己却说:“其实订婚时我就做好心理准备了,岳父没有儿子,我得担起做儿子的责任。”

   ■订婚后便担起照顾

   岳父一家的重任

   王彦军,沙河市孔庄村人,是冀中股份葛泉矿的一名普通职工。岳父李年喜住在3公里外的西南沟村,年轻时突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1991年,王彦军与妻子订婚,从那时起,他就担起了照顾失明岳父一家的重任,这一担就是23年。

   王彦军刚订婚时,岳父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家里的7亩山地全靠他干。李年喜说,2012年,因为天太热,再加上过度劳累,王彦军在割麦子时中暑晕倒在地里,幸亏当时旁边有人给救了过来。

   ■就是借钱也要给老人看病

   虽然繁重的生活压得王彦军透不过气,但在给岳父治病花钱上,他从来没有小气过。“就算是借钱也得给老人看病。”王彦军说。

   李年喜除了双眼失明,还先后患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多种疾病,为了看病,王彦军带岳父几乎跑遍了邢台各大医院,最远还跑到过山东济南。

   2003年,李年喜背上长了两个粉瘤,需要做切除手术,手术医药费花了3万多元。“我当时嫌花钱多,不想治,彦军不让,说花多少钱也得治。”李年喜说,后来才知道当时的治疗费是彦军四处向亲戚借来的。李年喜仔细算了算,这些年彦军给他买回来的药品不下20种,为他治病花了将近八万多元。

   ■悉心照顾,让老人安度晚年

   除了经济困难以外,岳父李年喜的精神状态也让王彦军非常操心。岳母去世后的一天,王彦军去看望岳父时,无意中发现了岳父轻生用的绳子。“我父亲和岳母的去世对家里的打击都挺大,岳父当时就是不想再拖累孩子。”王彦军说,“已经失去两位亲人了,不能让岳父再出什么差错。”

   从那以后,王彦军就把岳父接到了自己家中,和妻子一起照顾老人。那时候,王彦军一回家就去帮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扶老人外出散心,尽可能地帮岳父解开心结。在女儿和女婿的悉心照顾下,李年喜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改观,一些生活小事基本也能自理了。

   2011年,李年喜不想再拖累他们,执意要回老家居住,王彦军劝解不了,便尊重老人的意愿送他回了家。为了便于联系,他在岳父家安装了与自己手机绑定的固定电话;为了帮岳父解闷,先后给岳父买了七八台收音机。而且3年里雷打不动,超不过两天王彦军就到岳父家挑水、打扫卫生、干零活,隔三差五还把岳父再接回去住两三个月。

   记者感言

   俗语说,养儿防老,没有儿子的李年喜老人,却得到了一个比儿子更敬老孝亲的女婿。

   23年的美好青春,他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照顾着岳父。女婿的孝心让人格外感动,王彦军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谱写了一曲现代矿工“爱的奉献”之歌。

   23年的坚守,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卑微而高尚的心灵。在社会转型,道德稀缺的当下,王彦军的坚守,更有着特别的意义。

   ■本报记者邢伟民 通讯员祝光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