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吴卫伟:“一人哨所”守卫三峡“生命线”
//www.workercn.cn2014-01-3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30日早晨7点天刚亮,吴卫伟亲了一下还在熟睡的儿子,悄悄起床。迎着刺骨寒风,吴卫伟在院子独自操练。

    随后,他开始抄电机报表,检查供电系统,启动并检查轴流风机,开始了他农历蛇年的最后一天。

    三峡专用公路是三峡电工程一的陆上物资及人员运送通道,被誉为三峡工程的“生命线”。成立于1994年的三峡专用公路四号变电所,位于三峡坝区乐天溪镇王家坪村山头上,海拔约600米,常年由一个哨兵驻守着,被称为“一人哨所”,吴卫伟便是这个哨所的第四任哨长。

    一个独立的小院,两幢漆白的平房,这座深山中的哨所显得很不起眼。但这里却安装着两台功率为6000瓦的巨型轴流风机,而风机的下方,正是三峡专用公路最长的隧道——木鱼槽隧道。

    “哨所担负的不仅是高低压线路的转换使用,更重要的是两台轴流风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吴卫伟说,木鱼槽隧道一旦发生事故,轴流风机必须马上启动,以保证在五分钟内抽走隧道内的烟雾,是隧道内最后一道“安全线”。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吴卫伟连续3年坚守哨所,在此期间,妻子张晓妮带着儿子一直陪伴着他,今天是他们一家三口在哨所度过的第三个除夕。

    2011年,吴卫伟受命但任“一人哨所”的哨长。那时,儿子才一岁,张晓妮义无反顾地随着丈夫来到哨所,在峡江深山安家,过上了清贫寂寞的生活。

    “这里生活条件很艰苦,一家人在这里坚守,很不容易。”武警交通第五支队一大队一中队指导员殷长伟说,哨所远离城镇,采购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到30多公里外的镇上去,在缺水的冬、夏两季,吴卫伟还必须往返3公里挑水。

    “条件确实艰苦,但为了三峡专用公路的安全和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我必须坚持。”吴卫伟说着,拿起扁担和水桶,前往1公里以外的小河去挑水,以便让妻子准备团年饭,这里已经停水一个多月了。

    机房三楼,张晓妮正在张罗中午的团年饭。“烧一个番茄牛肉,这是儿子最爱吃的,再炒两个菜,蒸个鸡蛋羹就可以了。”张晓妮说,下午要到连队吃年夜饭,中午简单吃一点,其实对他们来说,吃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作者 郭晓莹 袁浩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