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草根专家”王玉华:技术革新能手
//www.workercn.cn2014-01-08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我王老五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句家喻户晓流行了几十年的经典台词,原本只有在电视里才能听到看到,没想到这一幕今天竟在大庆油田三厂第二油矿采油十二队上演了。

    原来采油十二队的维修工王玉华,在2013年第二油矿工会开展的群众性创新创效竞赛活动中获得了创新创效特别贡献奖,光这一单项奖励奖金就一万元。

    当王玉华手里握着这厚厚一沓奖金时,甭提有多高兴了。他眼含泪水激动地说:“我参加工作30年,搞技术革新将近20年,这是我第一次一次性获得这么多的现金奖励,矿里下这么大的力度奖励群众性创新创新活动真让我没想到。我不仅仅是为获得这一万元的奖励而高兴,更主要的是矿领导这么重视创新创效活动,还把创新创效特别贡献奖颁给了我,这是对我这么多年专研技术革新的认可和肯定,今后我一定要做出更多、更好的革新产品,来回报二矿,回报采油三厂。”

    正是第二油矿开展的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给王玉华这样的“草根专家”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王玉华深深爱上了革新这一行,制作出了许多实用性强、设计精巧的革新作品。

    王玉华作为二矿出了名的革新专家。参加工作30年,爱思考、爱专研、爱发明是他最大的特点。在工作中遇到生产难题、技术难题,他会积极思考、探索想办法解决,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有三项革新获油田公司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十一项革新在厂获奖,累计处理问题井100余井次,节约成本500多万元。

    2013年他不但是采油十二队创新创效奖金“万元户”,更是革新“超产户”。

    他2013年研制的《注入站专用工具》获得矿技术革新一等奖。这个革新主要来源于工作时他发现注入站在注入泵换柱塞、换导向器、换盘根等操作时都要拆装填料箱,由于泵型不同,填料箱的内外螺丝尺寸也不一样,所需工具特别多而且拆卸填料箱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操作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他研制出的《注入站专用工具》,这套工具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原来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活仅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且适用于任何泵型的填料箱。他的这项革新深受基层员工的欢迎和认可。

    另外,他还研制了《新型皮带胀紧器》获得矿技术革新三等奖。这个革新创意主要来源于第二油矿特别重视皮带消耗,为了节约成本,减少皮带消耗,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研制这项技术革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为了研制这个革新,画图纸、磨零件,把研制的工具一遍一遍的组装、一遍一遍的拆卸,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节约了皮带使用成本。

    正是有了第二油矿群众性创新创效竞赛活动的良好氛围,才涌现出像王玉华一样的无数个技术革新能手,我们相信在这种氛围影响下,第二油矿的会有更多像王玉华一样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大庆油田的明天谱写新的乐章。(王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