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侠侣”捐千万元助学,深藏功与名(图)-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60余年党龄70年教龄,捐一生积蓄,不冠名不留影云淡风轻

教授“侠侣”捐千万元助学,深藏功与名(图)

2020-07-24 08:18: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60余年党龄、70年教龄,勤奋报国一生

  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崔崑共培养了24名博士、23名硕士。在业内相比,他的学生不多,因为崔崑要求严格,绝不允许学生“混学历”,不培养“次品和废品”。据介绍,崔崑的学生中有10多人已是博士生导师,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

  “崔老师做人为学如炼钢,一丝不苟。”崔崑的首批研究生张同俊,如今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他对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印象深刻。张同俊说:“《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书稿出来后,崔老师专门让我们两位弟子看看有没有毛病,我们将热力学方面的数据重新算了一遍,几乎挑不出一点毛病!”

  一生勤奋报国,如今年过九旬的崔崑,有60余年党龄、70年教龄。他关爱年轻人成长,最希望年轻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根据《“勤奋励志助学金”评选规则》,获得该助学金的条件之一是“学习勤奋努力”。

  崔崑说:“根据我一生的工作体会,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首先要勤奋。同时,年轻人要有一生的奋斗目标,年轻人出国留学能增长见识,但是一定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那时电力供应不足,课题组所用盐浴炉等设备耗电量大,白天不能开,一用电就会跳闸,只能在夜间通宵工作。”朱慧楠教授回忆说,当年,崔崑熬夜之后,白天还要照常上课,绝不要求学院照顾。最终,崔崑和研究人员一同研发了低铬模具钢,含铬率降低到4%,使用寿命延长一倍,打破了国外垄断。

  也许,特殊钢材早已融入骨骼血液,身材瘦小的崔崑,一直展现着巨大的能力。

  如今,95岁的崔崑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规律作息,偶尔自己去菜场用微信支付买菜,他还会熟练地用手机为老伴拍照。其余时间,他仍要伏案修改更新自己的著作。对于长期电脑前工作可能引发视力问题的担忧,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前些年为了治白内障,已经植入人工晶体,再也不用担心视力损伤。

  许多受到资助的学生,从两位教授身上感受到的不仅是生活上的有力帮扶,更是精神上的激励与鼓舞。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2016级本科毕业生杨飞说,崔崑院士和朱慧楠教授在生活上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在科研中严格严谨、不断创新,令人敬仰,值得自己一生学习。

  退休之后,崔崑谢绝了各种拜访。但是,部分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前坚持要来看望,他也不好拒绝。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告诉他,考上华科大之后,立志自己赚学费,但是入校之后发现学习压力大,打工赚钱影响学习,所以陷入矛盾状态。正是有了两位老人的资助,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集中精力做科研。

  “所以,我们听到这以后就很受感动。我们做的事情是值得的。我们两个人没有什么,就是尽我们力量来这样做嘛。”崔崑淡淡地说。

  “材化侠侣,家国情怀。”崔崑夫妇捐资助学的事迹,多次引发公众热议。除了受资助者表示感谢,更多人表达感动、致敬和深深祝福。有网友称赞说,崔崑夫妇是“国之脊梁”:青年时立志报国,中年时践行不渝,耄耋之年依旧持续奉献、照亮人心,鞠躬尽瘁、师者风范。

  住对门的杨叔子院士曾为答谢崔崑老师赠书写过几句诗:“有钢方能兴工业,无本安能上险峰。既教又研齐比翼,为圆中国梦犹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伟)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世界冠军的“徐爸爸”,游泳池边燃烧一生

    他曾被医生预言顶多能活3年,但他从来没有把病情放在心上,反而有声有色地活了5年:守护队员、高原训练、出国训练和比赛,带病参加里约奥运会、2017年参加天津全运会开幕式代表教练员宣誓、2018年参加亚运会……在生命倒计时阶段,他这样安排自己的人生。

  • 李玉刚《昭君出塞》惊艳众人 李治廷摇滚唱古诗被赞“太震撼”

    演绎过不少古典人物的李玉刚,再次登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以一首《昭君出塞》重现两千多年前的传奇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整首作品融合舞台剧《昭君出塞》经典唱段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在李玉刚一人分饰两角的演绎下更加直抵人心。廖昌永表示这样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既融入了戏曲唱腔,也借鉴了西洋美声,这种创新特别值得借鉴。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疫情不误就业路 打工者变身小老板

    疫情期间,一些农民工的外出打工路受阻,留乡的他们没有“等、靠、要”,而是开动脑筋,转变思路,变身创业小老板,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

  • “天上不会掉馍,好日子靠拼搏”

    “小伙有股‘虎’劲!回乡创业搞养殖,短短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芦堡村的村民说起“牛倌”焦虎成都交口称赞。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