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老人吴秦昌:造飞机的航空人变身植物绘画人-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手绘老人吴秦昌:造飞机的航空人变身植物绘画人

2019-12-02 08:04:36

  公园写生

  吴秦昌在国际植物学大会画展上

  曾孝濂(左)与吴秦昌合影

  吴秦昌作品《“流星雨”月季》

  11月27日,在世界花卉大观园里第十届菊花擂台赛现场,京城难得一见的“斗菊”场景吸引了很多专程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的“长枪短炮”对准“万菊竞艳,菊龙欲飞”的花场。

  一派兴致盎然中,“手绘老人”吴秦昌坐在菊花前静心写生的画面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围观。

  实际上,本次菊花展的主场也是他个人的一次小型画展,经他手绘的14幅菊花画作与现场绽放多姿的菊花相映成趣,他生动、细腻、写真照般的画功频频受到点赞。

  满头白发的吴秦昌老人退休前是一名航空高级工程师,退休后自学素描,又在古稀之龄学习植物绘画,把40多年看工程图纸的透视眼力,转换到画纸上,练就一笔不改的功夫。他用患白内障的双眼,从看到的朦胧世界,手绘出植物花卉660余幅,并且全部编号,做了植物科普笔记。他曾受到老画家曾孝濂老师激励,一路画进国内外植物类画展,连连摘奖。连素来不喜给人题字的陈丹青,也曾给这位“初学绘画的老头”写下鼓励的话。

  陈丹青说,你不要进班,就这样画下去

  最初怎么想到62岁开始学素描的?吴秦昌笑言,当初的学画是源于集邮的爱好。

  他收藏极限邮品,讲究封片邮票邮戳内容协调一致,只要出门旅行就会收集当地的风光明信片。他记得特清楚,有一年去三清山,跑遍了景区也没有找到印有当地风光的明信片。“我自己画一张如何?”突然冒出的念头促使他在一张空白普资片上画出手绘风光图,画完竟然受到不少邮友的称赞。打那开始,一年半的时间他画了100张手绘明信片。后来他想要加强绘画的基本功,于是尝试练习写生,开始画铅笔画。

  2007年12月15日,这个时间他记得很真切,因为著名画家陈丹青的一句话,他坚定地踏上自学之路。“那天在国家图书馆有一场陈丹青的讲座,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他名气很大,画了《西藏组画》。”学画半年的吴秦昌那时正陷入纠结:是报个班学好还是继续自己学好?带着这个问题他跑去听讲座。“到门口一看,好家伙,走廊里都站满了人”。

  吴秦昌从人缝里挤进去,旁边靠墙都站得满满的,一直走到最前面,只有桌子前有一块空地。 “不管了,出去写生习惯了随地一坐”,他心头一热,一屁股就坐地上了,离桌子也就一米。陈丹青先说了“今天我不给任何人签名”的话才开始讲座,“我这一辈子只有两个毕业证,第一个是小学毕业证,第二个是中央美院的毕业证。”陈丹青的这两句话给吴秦昌留下很深的印象。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吴秦昌举手提问,“我干了四十一年的飞机制造,退休有时间了想学画。”陈丹青问现在画过没有?他比划着,就这么一点点画。“他奇怪了,什么画有这么小的?我向他解释,我是在明信片五厘米见方的空地儿画一些风景图,想把旅游、集邮、绘画三个东西捏在一起,探索一条新路。他说你画多少张了?我说我画了百十张,像我这样的新手年纪又大,我是进一个班学好,还是不进班?”实际上抛出这个问题时,此番对话令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你就坚持按你自己的路走下去,不要进班,你就这么画下去好了。”陈丹青的回答让他心里特别踏实。“陈老师,您能不能破例给我的明信片签个名?”说完他紧张地递过去,“他没立刻签,放在桌子上,主持人继续下面的提问,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飞快地给我签了。”让吴秦昌没有想到的是,“他还写了‘丹青致敬’四个字”。讲座结束,他拿着明信片飞奔到魏公村邮局盖上3号邮戳,“在国家图书馆讲的,一定要‘国家图书馆’这几个字”。这张明信片,吴秦昌会时不时拿出来激励自己。

1 2 共2页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甄子丹:《叶问4》是我的最后一部功夫片

    “《叶问》系列拍到现在,我觉得差不多了,很感恩。希望这四部能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宝贵的一页,我会继续探索演员之路。”在27日举行的电影《叶问4》发布会上,甄子丹宣布该片将是他拍摄的最后一部功夫电影。

  • 国产动画复兴需要拓荒成长的手艺人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中国电影总票房排行榜第二,成功地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一座新的丰碑,也让无数人看到国产动画的无穷潜力和能量。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笠原健治:保持谦卑感和危机感

    1975年,笠原健治出生于日本大阪。小时候,笠原健治对政治很感兴趣,曾立志要进入官场干番大事。然而,在东京大学读书期间,他改变了原有的想法。1997年,大学三年级的笠原健治参加了一场有关管理策略的研讨会。讨论过程中,微软、苹果等公司的案例激发了他的兴趣。

  • 赵清洁:为汽车制造畅通“数字经济”通道

    在汽车行业里,有一位研究“数字经济”的人,他和他的公司侧重于生成方上载的数据确权、数据区块账户、人工智能优化的行为估值、行为数据产品加工、行为数据产品定价和分享等链状应用,为汽车工业的数据产品分享打开了通道。他就是北京睦合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清洁。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