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屠呦呦:一生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2019-06-12 11:15:47

  重温经典,

  从零到一的突破

  1971年年中,在广州,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召开了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座谈会。卫生部领导强调,“523”中医中药工作只能上,不能下。7月初,中医研究院成立疟疾防治研究小组,其中,药物筛选工作由4人组成,屠呦呦负责全面工作,郎林福负责建立鼠疟动物模型。

  2个月时间里,屠呦呦及其团队马不停蹄地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但结果令人失望。筛过的中药包括青蒿,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也只有40%。

  难道史书上记载不可信?难道实验方案不合理?……冷静下来的屠呦呦,认真分析前期的研究工作,并重温历代文献。

  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始见于《神农本草经》。青蒿治疗疟疾始于公元340年间的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之后宋《圣济总录》、元《丹溪心法》、明《普济方》等著作均有“青蒿汤”“青蒿丸”“青蒿散截疟”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除收录了前人的经验外,还载有治疗疟疾寒热的实践。清《温病条辨》《本草备要》以及民间,也有青蒿治疗疟疾的应用。

  “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肘后备急方》中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为什么古人用“绞汁”?一般中药常用水煎煮或者用乙醇提取,但结果都不好,难道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忌高温或酶的影响?再有,青蒿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绞出“汁”来,只有嫩的枝叶才会绞出汁来,这是否还涉及药用部分以及采收季节的问题?后来实验证明,确实只有青蒿叶子才含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占大量份额的坚硬茎秆并不含青蒿素。

  屠呦呦顺藤摸瓜。1971年10月4日,编号为第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1971年底至1972年初,在猴疟模型上也获相同结果——确证乙醚中性提取物是青蒿抗疟的活性部位,这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一步。

  随后,全国“523”办要求,中药所当年就在海南疟区试用青蒿有效提取物,观察临床抗疟疗效。

  要深入临床研究,就必须先制备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可短时间内,提取大量的青蒿提取物,困难重重,因为“文革”期间,根本没有药厂可配合。屠呦呦课题组只能土法上马,买来盛水的七口大缸充当提取锅,每天加班加点。由于每天接触大量化学溶剂,加之通风条件不好,头晕眼花、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反应陆续出现,屠呦呦还为此得了中毒性肝炎。

  不过,她对此毫无怨言。年至耄耋,屠呦呦仍思路清晰地说:“古老的岐黄之术,历久弥新。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在防治现代疾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日益凸显,中医需要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共同补充发展。”

  提取物有了,在进行临床前试验时,却出现了新问题。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若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就要再等一年。综合分析青蒿古代的用法,又结合实验动物表现,屠呦呦认为,不至于发生疑似的毒副作用。为了早日临床试用,她第一个以身试药。经一周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她和两位同事有明显毒副作用,这才铺平了临床试用之路。

  就在屠呦呦整装待发准备赴海南时,屠呦呦的丈夫被下放到云南五七干校,家里孩子小又没人照顾,她只好恳请托儿所留下大女儿全托。后来,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干脆就把二女儿送回老家。用屠呦呦的话说:“那时候,我们绝对是事业第一,生活要给事业让路。”

  就这样,屠呦呦携药赶赴海南昌江疟区,最终完成21例临床抗疟疗效观察任务,加上同时在北京302医院验证了9例。1972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各地区“523”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屠呦呦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首次临床30例抗疟全部有效的结果。

1 2 3 4 5 共5页

来源:文汇报
编辑:李方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小身体大能量 舞蹈要从娃娃抓起

    随着《这就是街舞2》的热播,舞蹈这个领域更加大众化和流行化,逐渐渗透进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元的风格和律动的节奏释放出满满的能量,因此舞蹈再次受到了不少网友们的关注,甚至刮起了一股全民热舞的热浪。但是舞蹈并不只是被成年人所定义,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骨子里就孕育出舞蹈的天赋,表现出浓烈的兴趣。

  • 陆毅:20年后再演缉毒警察

    本报讯(记者邱伟)由陆毅主演的禁毒题材电视剧《猎枭》日前在京举行开机发布会,宣布将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在新疆正式开机。这是陆毅时隔20年后再次出演禁毒题材的剧集。1998年,还没大学毕业的陆毅拍摄了由赵宝刚执导的改编自海岩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永不瞑目》,他在剧中饰演阳光帅气为缉毒甘当卧底的法律系大学生肖童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我认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著名服装品牌优衣库创始人、日本零售业巨头迅销集团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柳井正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有市场、有韧性、回旋余地大,“我认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 传承古村根艺

    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古村现年46岁的村民刘二生,从16岁开始学习传统根雕技艺,至今已有30年。天宝根雕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天宝乡根雕艺人最多时达100多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