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马来西亚华文女作家戴小华: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2019-06-05 08:42:09

  (资料图片)

  “我心中‘家’的概念不是属于地域性的或是国界的、疆域性的,而是精神上的。因为我强烈感受到中华文化血脉的存在,我对自己的这个精神家园可以说是非常笃定的。”马来西亚著名华文女作家戴小华表示。

  戴小华,祖籍河北沧州,生在台湾,定居吉隆坡。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反映当时马来西亚股市风暴的剧作《沙城》一举成名,作品涉及戏剧、评论、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杂文等。

  5月25日,戴小华携新作《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现身,此散文集是戴小华从创作的众多散文中进行精选和整理的80余篇,作品围绕当今生活之现实,叙事娓娓道来,文风素朴,给人以亲朋好友倾心交谈之感。

  “这是我对自己一路走来的一次回首,如同巴金先生所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这本集子叫做‘因为有情’正是源于此,其中的每一篇,皆是我心中所感。”戴小华说。

  评论家贺绍俊认为,戴小华的作品中少见海外漂泊所带来的悲凄,代之以一种充满善意的平和宽容,“这份平和宽容,我感觉是源于戴小华自身,她的内心坚实有力,没有漂泊的纠结。”

  “尽管世界上的华人分处各地,但基于血缘上的渊源及文化上的感情,即使身在他乡,语言和文字却使他们与故土的根源藕断仍丝连。”戴小华在集子中《我的中国梦》一篇中写道,“我这才明白‘血缘’和‘文化’不是一种可以任你随意抛弃和忘记的东西。”

  戴小华直言,“对于‘家园’,曾经的我也在寻觅,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后来的我没有太多困惑了,我非常笃定,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文化。”

  戴小华是推动马来西亚和中国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戴小华参加了“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她表示,“我非常愿意担当文化的传播者,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了解就会有理解,有了理解大家才能够创造很和平和谐的一种关系。这种感情应该是长久且稳定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文化人的一个使命。”

  谈及未来的创作计划,戴小华表示,自己计划推出一部长篇小说,“把我在生活上的一些经验,用小说的方式表现出来。”至于新作的风格类型,戴小华称,“当我拿起这支笔的时候,我希望能够给别人带来一些比较正能量的东西。”(高凯)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我的真朋友》开播两周 邓伦朱一龙还原名场面

    6月2日,电视剧《我的真朋友》在京召开媒体粉丝见面会。出品人兼总制片人贾轶群、导演张思麟、编剧梅英菊组成的金牌主创团队,主演杨颖、邓伦、朱一龙、许娣及多位主演纷纷到场,分享剧集创作初衷与打造好作品的决心。

  • 迪丽热巴见面会收获暖心告白

    6月1日,迪丽热巴“热·爱”粉丝见面会在北京举行。常年“驻扎”剧组的热巴,这是第一次和“爱丽丝们”一起过生日,更显珍贵之意。现场,迪丽热巴唱歌、街舞轮番挑战,更有和冷巴跨次元合体、“脑洞”礼物赠送等惊喜环节引粉丝连声尖叫。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大山里“潮农”创业记

    今年45岁的乐文秋是江西省宜春市温汤镇下巩村人。他曾因一场疾病使家庭陷入贫困。为了走出贫困,2017年他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互联网电商培训,并通过手机直播,让村中原本无人问津的野生葛根成了抢手货,手机直播让乐文秋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 盲人推拿师严三媛:30年艰苦奋斗 带动千余名残疾人就业

    “虽然我看不见,但凭借双手我养活了自己,并且帮助了很多人,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严三媛是江苏无锡的一名盲人推拿师,在近30年的时间里,她不仅扩大了“盲人推拿”这个特殊行业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含金量,而且带动了一大批视力残疾人在社会一线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光明”人生。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