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点滴忆曹禺

2018-09-27 15:27:46

  《日出》初版本及曹禺先生题词

  1983年,曹禺先生(左)和作者交谈。

  对爱书的人来说,如果著者能在扉页上签名,或再写上几句,就愈显得珍贵。我珍存了许多名家签名题词本。每一本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9月24日是曹禺先生118周岁诞辰,恰逢中秋佳节,此刻,我找出曹禺先生的著作和照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先生说说话——

  旧书库淘到《日出》初版本

  我有“淘书”的喜爱,平时有暇常去逛北京书店,到上海“淘”点旧书,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

  1983年,有个好机会,我在上海书店长乐路一个书库里,从上午一直“淘”到下午。这座小楼里的书库,看来多年没有启用,四处是厚厚的尘土。我挑选了几十本初版本现代文学名著,有些扉页上还有作者的签名,当我抱着这些书出来结账时,已变成了一个灰人。

  回到北京,有天我去看望病中的曹禺先生。他问起上海之行的种种情况,当我提起买到一些好书时,他笑着说:你又发财了!我从提包里拿出他的《日出》初版本,他接过去眼睛直直盯着全黑的书皮,急促地翻着,又忙问我从哪里买到的?我说,送给您。他连声说谢谢。他将书拿到书房里去了,叫我先坐坐。已有段时日没来看望他了,见他今天开心,我也高兴,特别是他刚刚出院回来。不一会,他抱了几本书回到客厅,说感谢我的一片好意,送我三本重印的书,手里仍拿着我送给他的1936年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编印的《日出》初版本。他站在我面前说:这本书对我当然宝贵,但你是爱书人,还是你保存好。我还为你写了几句话……我小心地翻开发黄的、已见破碎的扉页,上面写着几行秀丽的毛笔字(见上图)——

  泰昌:你喜欢在浩若烟海的旧书中寻觅版本,居然找到巴金和我的旧书,这自然是你的。

  曹禺

  八三、六、十六

  他还在扉页的右下角认真地盖了一方印章。他从书架上找了一个大信袋,看着我将新书旧书都装好。

  寄贺卡惊喜收到曹禺先生回信

  每逢新年、春节前夕,友人之间相互寄赠一张贺卡,写上几句祝愿的话,或发送一条信息,本是我们朋友之间友谊传递的常举。每年我都寄赠,也陆续收到别人的寄赠。1986年元旦前夕,我给远在上海的曹禺先生和夫人李玉茹寄赠了一张贺卡,却收到了一封曹禺先生亲笔写的回信,至今我仍珍藏着。

  信中写道:“人总是怕朋友忘记,一张纸竟会使我们如此愉快,连自己也是想不到的。”

  幽默夸张是戏剧语言的一个耀眼特点。曹禺是戏剧大师,我寄赠他的一份普通的贺年片竟会引起他在信中说“如此愉快”,我想只能如是看,但戏剧名著里是短缺不了连珠的人生妙语警句的,“人总是怕朋友忘记”,难道不是一句感悟人生的妙语警句?

  日常生活中的曹禺,是很愿与朋友交谈叙说的,无论是大朋友、小朋友,大名人或普通人。我见过他在北京或上海与巴金打趣闲谈,也感受过他与晚辈后生们的随意叙谈。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我与曹禺有过一些接触。难忘的一次是在上海。1984年,为纪念老舍八十五诞辰,老舍的家人希望巴金再写篇文章。巴金正在住院治疗,中国作协领导派我去上海为巴老写这篇文章作点辅助工作。巴老在病榻同我谈了一个上午。星期六一整天,我将巴老所谈整理好,想第二天送他审定。如果顺利,星期一就可回京了。事也凑巧,曹禺当时也在上海,就住在附近的一家宾馆。他得知我来了,约我和他夫妇一起吃晚饭。席间,他谈起自己也答应写纪念老舍的文章,但近日精力不济。他说,泰昌,完成了巴金的任务后,再为我辛苦一下,晚两天走。明天是星期日,看望巴老的人多,他不大能静下来改文章,不如你星期一去,今晚我同你谈谈。曹禺是个夜猫子,他一谈就谈到午夜,告别时,他建议我明天找个地方转转,休整休整。

  就这样,星期日早饭后,《解放日报》友人陪我去郊县嘉定,傍晚回到宾馆才得知我的住房被窃,我随身带的一个手提包被小偷偷走了。我的旅行袋里没有现金,也没有公安人员询问的如手表、相机等值钱的东西,除了换洗衣服外,主要是一些文字图片资料,如巴老与我谈的有关老舍的原始记录,约有两千字;我整理出来的巴老谈老舍原稿;曹禺谈老舍的原始记录;还有一卷尚未冲洗的柯达底片,是我来沪前替冰心拍的生活照。冰心嘱我带到上海去冲洗,送巴老一套。事后,曹禺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对我说,怪我留下了你,害得巴老抱病亲自上阵赶写,你又损失了那么多宝贝。

  巴老赠书我为曹禺当“快递员”

  1989年,我去上海。巴金老人送了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金全集》几卷给我。回京阅读时才发现,第6卷扉页上是巴老签名赠给曹禺和李玉茹夫妇的。我到北京医院看望曹禺,将这本《巴金全集》给他,我说可能是巴老错拿了。曹禺摆摆手风趣地说:这是老巴怕你背不动,又想让我早收到,让我高兴,只好先让你带有签名的这本来,其余的,以后到上海去拿,真不行,配齐也方便,反正是北京出版的。

  1993年6月11日,曹禺在京突然写信约我去他家“闲谈”。原以为他有什么事要吩咐交代,闲聊了近两个小时,告别时,他才问我,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有特色有风味的馆子?他说:不久上海要来几位朋友,请他们一起聚聚。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聚一次,少一次,朋友都是相互惦记着的。

  曹禺在去上海前就答应了参加老舍纪念会,并在会上作个发言。由于我那个“意外”,未能协助曹禺完成发言稿。我回京不久,突然知悉曹禺因病住院,老舍的纪念会不可能参加了。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最近我患急性肠胃炎,心脏也不大好,己住华东医院,进行治疗。老舍先生八十五诞辰纪念会,我极想参加,但身体不行,行动困难。十五日前飞京,大约是不可能了,务请转告老舍夫人胡絮青大姐。”信未又及,“我十分不安,未能参加纪念会,请她原谅!” 胡絮青老人表示,曹禺心意到了,愿他早日康复,北京见!

  此刻,一轮明月高悬,央视的中秋晚会气氛正浓。今晚举杯,和曹禺先生一起,聊天,赏月。(吴泰昌)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六·青年教师讲述传承...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马思纯演警察为父圆梦

    由马思纯、陈伟霆领衔主演的当代都市剧《橙红年代》正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播出。马思纯在剧中饰演胆识兼具、果敢刚强的胡蓉警官。

  • 综艺不再是高片酬的避风港

    继网站平台与制片方发起的演员“限薪潮”之后,对艺人天价片酬进行限制的做法如今已经推广到了综艺领域。近日,新浪娱乐报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接下来将严控综艺节目艺人的片酬,每期节目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元,常驻嘉宾一季节目下来的片酬不能超过1000万元。”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80后掌门人”吴潇创业不玩套路

    和所有处于初创阶段的公司高层一样,大乘汽车董事长兼CEO吴潇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随着90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迅速崛起,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活跃、个性、注重自我价值的时代。”吴潇信心满满地表示。

  • 黄超:把更好的产品带给更多人

    黄超,美国雪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2017年8月与他的同学李泰然一起创业,主打口腔清洁与牙齿美白产品。现为Panacea-Lab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