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甘惜分:未能办一份自己的报纸是最大遗憾
//www.workercn.cn2016-01-20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1月8日22时55分,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甘惜分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100岁。甘惜分之子甘北林介绍,甘惜分离世前一天还在精神抖擞地练习书法,第二天便突然病发离开,让他迟迟缓不过劲来。面带疲倦的甘北林说,家里的古典家居和满柜书籍,平时都是按照甘惜分的喜好布置的。“他喜欢古色古香的东西,他每天都坚持看报读书……”深情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甘北林说,“父亲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办成一份自己的报纸。”

  去世前一天为人大图书馆题字

  甘惜分从事新闻工作、新闻教育研究半个多世纪,写下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专著《新闻理论基础》,创办中国第一家从事舆情民意调查与研究的学术机构,培育了大量新闻工作者骨干。获悉甘老离世,新闻学界众多知名教授、学者纷纷表达哀悼。

  甘北林介绍,老人离开得很突然。“1月8日午饭后,家人发现他导尿管里有血迹,下午去医院检查化验,输完液后开始发烧。心梗,高烧40度,老人身体顶不住,22时55分离世。”据甘北林回忆,1月7日,甘老的精神还很不错。

  “离开前一天,我看他精神不错,还问他要不要练练字。”甘北林说,酷爱书法的甘老“几个月前摔了一跤,缝了好几针,期间没再练字”,1月7日白天,他挥笔写下了生前最后一幅墨宝“彰前贤励后学——百岁老人甘惜分”。甘北林叹息道,“这幅字是要写给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发挥得不好,我本想着等他状态更好的时候,重新写一幅,没想到……”

  甘老离世,也让他的学生们感到突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自己的微博中表达悲痛,“我敬爱的导师甘惜分教授于昨天(1月8日)晚上22:55驾鹤西去……仅仅8天前我们还在一起谈笑风生、纵论天下,今天却天人两隔。哀恸之情无以言表!!!愿甘老在天堂安好……”

  甘北林称,尽管甘惜分退休多年,但是每年童兵、刘建明、喻国明等“甘门”弟子都会在父亲的生日、元旦或春节相聚两次,在一起谈“新事”与“大事”。

  作为甘惜分门下的第三位博士研究生,喻国明曾在去年撰文回忆自己与导师的第一次谈话。喻国明称,彼时自己的文章“概念叠套,卖弄逻辑”,“还一度有点自得,认为自己写的文章挺有‘模样’的。”但是第一次与甘老谈话,“便遭遇了劈头盖脸的批评”。甘惜分告诉他,“一个以追求社会影响力最大化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一定要有这样一种明确的学术路线:竭力避免与那些总是乐于用曲高和寡来诠释学术水平的人为伍,他要做的,恰恰是把在暗室尘封的理论搬入广场,放置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学术应该是透亮的,像阳光那样,照亮大多数人的生活。”喻国明感慨,“一路走来,甘老师的这一席话一直鞭策着我。”

  喻国明还在文章中透露,导师所题之字“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更是成为了自己的座右铭。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