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著名画家尚连璧:师从傅抱石 深入研习傅氏山水画
//www.workercn.cn2014-03-03来源: 现代快报 
分享到:更多

  他出生于苏北一个小县城,小时候曾学过武术,最后却因缘际会投入了艺术殿堂。金陵画坛名家尚连璧,一生坎坷,但性格豪放。而在他的传奇人生中,另一位画坛大家也与之有着割舍不了的关联,那就是傅抱石。尚连璧曾师从傅抱石,但真正让他深入研习抱石山水的,却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机缘……

  近日,通过尚连璧的女儿尚林,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了解到尚连璧先生一生的起伏经历,以及他与傅抱石之间那段难忘的师生情谊。记者 戎丹妍

  幼年就展露出艺术天赋

  习武经历丰富了艺术情感

  1928年,尚连璧出生在苏北丰县一个小商贩家庭。尚连璧从小就表现出了独有的艺术气息,不得不说是命运的安排。在那个年代,看戏是很多大人小孩最爱的娱乐项目之一,从4岁时,尚连璧就常跟随父亲去看戏,父亲总把他扛在肩上,让他看到了真实之外的另一种人生,戏里公正廉明的黑脸包公、刚正不阿的红脸关公……这些形象在他脑海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回家后,他总爱在床头门板上将戏中的人物涂鸦一番。最生动的人物是包公,乌纱帽、黑脸长髯,一勾就像,常常引起大人们的称赞。

  到上小学,每逢除夕上供菜,尚连璧又会对供菜进行“艺术创作”。那时因条件有限,水果是普通家庭的奢侈品,但尚连璧却能用一双巧手,用萝卜制作出一盘“水果”来,而且五颜六色,非常受亲朋好友喜爱。

  不过,这些细节并没有让家人太过注意。在大约上小学时,很多男孩都跟随街坊中一个名叫徐凤鸣的武师习武,具有武侠情义的尚连璧也不例外。先是“十路弹腿”基本功,进而“白手夺刀”、“少林出山”(对打),然后刀、枪、棍、鞭无所不能。如此延续了三四年。

  如果不是一个意外,尚连璧也许可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在一个深秋雨夜,作为进步人士的徐武师突然被日寇宪兵队抓去,关押在宪兵队受刑,最终被日寇杀害。这件事给尚连璧少年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正是从那一日起,尚连璧对于民族解放斗争有了很深的领悟。

  成为傅抱石课堂的课代表

  傅抱石对他的画赞赏有加

  1948年,尚连璧考入了江苏省立江宁师范美术科,从此,尚连璧与艺术真正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第一次离开了生活20年的家乡,来到了当时的首都——南京。

  在这里,尚连璧接受了最初的、也是最全面的中西美术教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师范美术科毕业后,求知欲旺盛的他又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迈进了高层次的美术教育大门。也正是在这里,他的艺术人生和一个人结下解不开的缘,那就是傅抱石。

  当时,傅抱石在南京师范学院任教。受当时历史原因的局限,傅抱石从事的绘画专业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中国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斥,许多院校取消了这一课程,没有取消的也改称“毛笔画”,傅抱石正是“毛笔画”的任课老师。入学后,尚连璧被选为“毛笔画”课代表,遂有机会与傅抱石有较为密切的接触。傅抱石先生每一句话,他都铭刻在心间。如“毛笔画就是用笔蘸水画到宣纸上,这个‘水’很关键、很讲究、很有学问”。“毛笔画用色要薄而透,不能像油画层层加,用厚堆法”。“大画要当作小画画,小画要当作大画画”等等。当时,限于一种政治气候,抱石先生讲课并不多,但私下曾语重心长地对连璧说:中国人还是要画中国画!你可以多看石涛的作品,要研究石涛。

  一次,尚连璧在课堂上画了幅“池边倒影桥”的画面,抱石先生连声称赞:很好!很好!只是画水没有放开。于是,他提笔猛扫两下,顿使画面增添了神采。这是抱石先生难得一次在课堂上当众示范。

  1954年,尚连璧大学毕业,在毕业画展上,他的一幅国画《美人蕉》得到了抱石先生的特别赞赏。他鼓励尚连璧:用笔猛狠,敷色泼辣,以后还要在骨法用笔上再下工夫。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