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侯仁之:申遗第一人 曾带一块城砖访美(图)
//www.workercn.cn2013-10-2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10月22日,素有“活北京”之称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走了。这位102岁的老先生曾为北京古都保护奠下根基。在他的呼吁之下,卢沟桥、莲花池等一批重要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在他的提案推动下,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昨天,侯老先生昔日的朋友和学生纷纷通过本报表达怀念之情,一起追忆这位“中国申遗第一人”。

  侯老印象

  远望:食堂里,娓娓讲述北京城

  北大很多老生都记得侯仁之讲全校选修课“北京历史地理”时的盛况,更老一些的人记得,侯老曾在食堂里绘声绘色地讲起北京城,讲燕园的由来。稍晚一些入学的北大学生,见到侯老的机会显然少了许多。1997年入学的北大历史系学生朱丽还记得,她曾有幸赶上了侯老的一场讲座,“在最大的阶梯教室,人头涌动,盛况空前,我在蜂拥的听讲人群里,只能看到讲台上侯老一个小小的身影。”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唐晓峰回忆说,早年入学的北大学生,大约上世纪60年代,可说无人没有听过侯仁之先生的报告,“入校第一课,便是侯先生的讲座”。

  对于北京城,侯老“爱之弥深”,对于燕园,他同样充满感情。80多年前,侯仁之先生初入燕园,这样描写北大西校门:“一进西校门,半亩方塘,一个石桥。我来的时候还有水,从桥底下冒出来,那个时候看见真是心里高兴啊,一进来以后想起一首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之后,昔日万泉河经篓兜桥自流入燕园的景况不复存在,“源头活水”没有了,这是侯仁之先生晚年对北大校园建设最痛心的地方。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